•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首頁   |  觀點PK  |  海口建言  |  評論  |  名人堂  |  社會長焦  |  椰風視點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椰風視點>
    高考獨木橋何時能變立交橋
    高考獨木橋何時能變立交橋
    來源: 廣州日報 作者:張東陽 時間:2011-06-08 14:56

      2011年高考正式拉開大幕,全國共計約933萬考生趕考。交通管制、工地禁聲……可謂全民總動員為高考護航。(中國新聞網6月7日)

      年年歲歲“考”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又見“高考”成“高烤”,社會各方面在行為和心理上都在經受一種“熱烈炙烤”。

      不僅是“烤”學生——十多年的付出、一生的命運幾乎都寄托在一次高考之上,也是“烤”家長,他們同樣耗盡了心血。還有就是“烤”學校和教師:高考的上線率、錄取率仍是學校辦學好壞的標尺,也是學校衡量教師的標準。當然還是“烤”政府,公安部門確保考場安全、交管部門交通管制、衛生部門監督飲食衛生、環保部門頒發“禁噪令”等,全力為高考保駕護航。

      其實,高考有這么大的“魅力”,完全源于其“一考定終身”的“威力”。只要這樣的選人機制不變,它就會一直“烤”著上述社會群體和部門。

      人才選拔的模式有很多,有關部門應盡快探究一些新的選拔人才方式,淘汰死板的應試教育,給“高考(烤)”降降溫。成千上萬的學子十幾年只有這么一次關鍵的選擇機會,且選拔機制太死,考生的壓力太大,對于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并不是件好事。破除高考“獨木橋”而“建造”更多選拔優秀人才的“立交橋”,勢在必行。(張東陽)

    ?

    ???相關新聞

    南方科技大學體制外辦學 45名學生拒絕高考
    高考首天海口考生反映良好 赴考花絮 六旬老翁3度趕考
    南科大學生無一參加高考 稱不是否定高考
    海南名師點評高考作文:淡化審題 看似空泛實則角度多
    作文非常規數學難度低 高考首天海口考生反映良好
    高考作文題是教育改革的試金石
    高考考生怕“杯具”不敢帶杯子 老師發放棒棒糖
    高考房房號帶“8”成忌諱 因成語“七上八下”

    ?

    (編輯:胡世福)
    ?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