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shù)產(chǎn)業(yè)開發(fā)區(qū)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wù)管理平臺
    首頁   |  觀點(diǎn)PK  |  海口建言  |  評論  |  名人堂  |  社會長焦  |  椰風(fēng)視點(diǎn)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dāng)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椰風(fēng)視點(diǎn)>
    “扶起”路倒老人,該向何處借力
    “扶起”路倒老人,該向何處借力
    來源: 武漢晚報 作者:魯珊 時間:2011-09-05 16:43

      今日武漢晚報報道,漢陽一名八旬老人,路倒街頭,一個多小時中,圍觀者無人敢施援手,最后等老人的兒子趕到將他送進(jìn)醫(yī)院時,老人已錯過救援時間停止呼吸。

      2006年的南京“彭宇案”已經(jīng)過去了5年。這起爭議極大的民事訴訟案件如今留下了兩個影響深遠(yuǎn)的的后遺癥。一是路倒老人無人敢扶,二是受傷路人反咬救助的陌生人。這兩種癥狀最近在武漢都有所呈見。

      一件是8月28日,在漢口鄱陽街附近,一名電動車主扶起一名摔傷的婆婆,被對方咬定撞了人。其后的情節(jié)是,電動車主想給200元了事,卻被圍觀者反對,認(rèn)為助長了歪風(fēng),最后交警鑒定非交通事故,事件完結(jié)。

      另一件就是今日武漢晚報報道的這起見死不救事件。

      嚴(yán)格說來,漢陽這位八旬老人,不是死于眾人的冷漠,而是膽怯。我相信圍觀者中有善心者不乏,缺乏的是有勇氣者。除了彭宇案,不久前,江蘇剛剛發(fā)生了一起“大巴攝像頭事件”,一位大巴車主殷紅彬,停車施救一名摔傷的太婆,反被對方誣陷撞人,幸而大巴車上裝有攝像頭,還原了事實(shí)真相。

      是的,在人性之惡面前,身在現(xiàn)場的人,譬如漢陽路倒老人的圍觀者,或許都有同樣的問題:如果沒有攝像頭,誰來證明我的清白?

      老人路倒鬧市卻無人施救,這是社會道義的塌陷,這將讓普通人尤其是弱勢群體陷入不安。然而,挽救的途徑,卻不能止于對當(dāng)事者良心的譴責(zé),對普通人善心的呼吁,它首先需要的是法律的正確示范。南京彭宇案,天津許云鶴案,除開法律公義受到人情牽扯因素外,更對司法提出拷問。法律條文是否嚴(yán)謹(jǐn)?而在執(zhí)行中,無論案子大小,被告原告身份如何,司法工作者是不是堅守以事實(shí)為依據(jù),以法律為準(zhǔn)繩?是不是能夠排除人情干擾,能夠放棄左右逢源,片面追求局部和諧?因?yàn)槎唐诘摹昂褪略瓌t”,可能在長遠(yuǎn)上動搖法律公義。

      除開司法因素,我們還能在“群體正義”中尋求幫助。在漢口鄱陽街那起事件中,正是因?yàn)橛腥肆ψ琛俺鲥X了事”,才沒有讓“惡”得逞。是的,我們不可能每人隨身攜帶攝像頭,但圍觀者的眼睛都可以做證。“群體正義”可以讓行善者的力量成倍增長。比如漢陽這起路倒事件,如果是多人施救,被反咬的可能性就大大減小,即便不施救,打急救電話,110報警電話,也是舉手之勞。(魯珊)

    ?

    ?

    (編輯:胡世福)
    ?

    網(wǎng)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未經(jīng)書面許可不得復(fù)制或轉(zhuǎn)載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