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海南開展了文明大行動,對一些不文明的社會現象進行了公開報道,試圖通過公眾的力量來矯正不文明的社會行為。這次文明大行動中,一個重點就是交通文明整治。從近來每天公布的消息看,機動車、非機動車違規的現象屢見不止。
海口作為一個海濱省會城市,人口超過200萬,全國省會城市中這算是一個比較小的人口規模。但就是這么小的人口規模,擁堵成為這個城市難以治理的“病”,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從親身體驗和媒體報道我們不難看出,交通違規是造成城市擁堵的首要原因。
就機動車而言,私家車、公交車、企業班車、校車等搶道、闖紅燈的現象比較普遍,一些私家車在擁堵的情況仍然見縫插針,以致追尾、擦碰、撞倒行人等現象時有發生,20年前“寧停三分、不搶一秒”的理念已蕩然無存,從而造成更嚴重的擁堵。海口另一大景象就是電動自行車大軍。特別是在上下班高峰期,許多電動自行車走上機動車道、逆行、闖紅燈、上世紀大橋等現象十分普遍,有些電動自行車主撞倒了人,還利用自身“優勢”,加速就跑。整個交通狀況給人一種很混亂的感覺。
建設海南國際旅游島,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這樣的交通環境恐怕難以吸引人的眼球。你再看新加坡,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這座花園城市都給人現代化旅游城市的氣息。為此,新加坡連續10年被評為最適合亞洲人生活的世界城市也就不足為怪了。
新加坡作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機動車總數目前約有92萬輛。而新加坡的快速路及市中心道路上基本實現97%無堵車現象,這與政府的科學規劃與管理是分不開的。新加坡交通治理的一個突出特色就是重點發展公共交通系統,主要由地鐵、輕軌、公共汽車和出租車四大系統共同構成,這樣的公交系統保證了新加坡居民可以在一小時內從居住地趕到工作地。此外,新加坡嚴格限制私家車數量,新加坡人買車首先要購買一張準許上路的“擁車證”,有效期為10年。“擁車證”發放的數量由每年申請報廢車的數量來決定,這樣就有效控制了私家車的數量。
交通文明大行動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海口的擁堵。海口治堵,應該著眼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濱城市,加強城市綜合管理,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城市管理方法體系。海口治堵,需要充分借鑒新加坡發展城市交通的經驗,重點發展一項交通工具,突出特色,建設一個交通便利,生活宜居的現代都市。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來源: 南海網] [作者:直諫] [編輯:王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