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首頁   |  觀點PK  |  海口建言  |  評論  |  名人堂  |  社會長焦  |  椰風視點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社會長焦>
    文物打假如何按“圖”索驥
    文物打假如何按“圖”索驥
    來源: 華西都市報 作者: 時間:2012-03-19 11:03

      近日,一份涉及中國文物的《地下作舊產業調查》公布。該調查對中國龐大的文物造假體系產業鏈進行了分析,并對文物造假按照類型進行分區。如陶瓷造假分布全國,重災區在景德鎮等地。

      “山寨”也能形成“品牌”。中國文物造假地圖,是對文物造假的一次“盤點”與“構圖”,其準確性與權威性都有一定的高度。相信“上榜者”會很淡定,其一是對過去山寨水平的“肯定”,二是對未來山寨市場的“推介”;同時,這份地圖也給打擊文物造假行為提供了重要線索,對重點區域進行專項打假、集中打假,可以事半功倍。看來,按圖索驥是“必須的”,這是地圖的“價值”所在,關鍵是誰來按“圖”索驥、以及如何按“圖”索驥。

      按圖索驥,原意指,按照畫像去尋求好馬。比喻墨守成規辦事;也比喻按照線索去尋求。文物造假行為,形成一整套“規則”,并且是典型的“墨守成規”——長期以來,古玩交易一直有個不成文的行規:賣出去的東西就像是潑出去的水,“買定離手,出門不退”。有關人士認為,文物造假泛濫成災,折射出古玩市場在行業規范和市場監管方面的巨大漏洞。更令人擔心的是,打擊文物造假、售假行為,在法律層面幾乎是真空,以致有了如今“買賣假文物或不違法”的怪現象。作舊產業的興旺發達與之不無關系。

      鏟除文物造假,我們需要“按照線索去尋求”。一方面,尋求鏟除之策,尋求打假良方;另一方面,反思在打擊文物造假行為上的“墨守成規”。中國文物造假地圖是線索,假冒文物的泛濫成災是線索……再多的線索不去“尋求”,都會失去價值。針對古玩市場嚴重缺失行業規范,我們要尋求如何加強監管。當然,這里面有難度,由于其專業性很強,尤其是鑒定必須達到“專家級”水準,才能明辨真假。即便如此,也不能成為不作為的借口。

      只要不斷“尋求”,不懈“尋求”,就有希望找到良方益策。中國文物造假地圖,可以“詮釋”按圖索驥的引伸義——要么墨守成規,要么積極尋求。有鑒定專家呼吁,國家應盡快出臺相關政策法規,對文物市場進行規范整治,讓仿古工藝和文物古玩市場得到良性發展。當山寨文物達到以假亂真的水準時,達到“假亦真來真亦假,真亦假來假亦真”的境界,法律不能袖手旁觀,不能熟視無睹。保護文物,就得拒山寨文物于千里之外,打假就是一種保真。(冬雪草)

    ?

    相關鏈接:

    國家文物局局長:所謂維修性保護性拆除都是違法
    國家文物局長稱北京康有為故居不會拆除
    北京魯迅故居將被拆遷 官方稱非文物保護院落

    ?

    (編輯:鄭克姍)
    ?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