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首頁   |  觀點PK  |  海口建言  |  評論  |  名人堂  |  社會長焦  |  椰風視點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社會長焦>
    新聞發言人逃課,尷尬在課外
    新聞發言人逃課,尷尬在課外
    來源: 錢江晚報 作者: 時間:2012-10-24 22:34

      南京市舉行為期三天的新聞發言人培訓班,參加培訓的新聞發言人有98人,19人無故缺席;新聞發言人助理有106人到會,還有20人無故缺席。對此,南京市委書記提議媒體曝光19位無故缺席培訓班的人員名單。

      現今不少地方政府的新聞發布制度雖已大致建立起來,但要有效契合媒體變局,及時滿足公眾知情權,要走的路還很長。新聞發言人既是政府的形象代言人,又要扮演政府部門與媒體、公眾之間的聯絡人與協調人,有時不免落得兩頭不討好,作為特殊的公關人員,其難度系數與風險系數都是比較高的。比如調查顯示,2003年首期中國新聞發言人,經過“七年之癢”,如今大多已離開新聞發言人崗位,其中離職時最“黯然”的,不管你信不信,大概要數王勇平了。而要深化政務公開、加強政務服務,合格的新聞發言人仍是稀缺資源,強化專業培訓可謂必經之路,就此而言,南京市的新聞發言人培訓班絕非可有可無的擺設。

      不過,新聞發言人培訓課雖不是擺設,像南京市這次邀請了清華大學與知名媒體的專家、記者來授課,“教師”陣容可說夠強大的了,但在有些新聞發言人及助理的眼里,自己的“新聞發言人”身份未必不是擺設。試想,一場由地方一把手親自主持的培訓,竟然有這么多人無故缺席,就官場邏輯而論,真是有點匪夷所思的了。最大的可能就是,在這些無故缺席的新聞發言人眼里,自己的“新聞發言官”身份只是附加的、甚至是可有可無的,基于此,覺得參不參加培訓都無所謂,估計上級官員也不會太把它當回事。不然就算天上下刀子,也要趕來當聽眾的。

      這首先與政府新聞發言人的構成有關。目前政府部門的新聞發言人大體上有三類人:一是主管領導,多是部門“二把手”;二是秘書長或辦公廳主任之類的內務“總管”或外務“公關”;三是宣傳部門領導,也多是“二把手”。南京市曝光的“逃課”名單并未明確這些新聞發言人的具體職務,不過,雖不敢妄加揣測哪一類缺席的最多,但相對而言,可能第一類“二把手”最不情愿參加這個培訓。

      而更大的尷尬在于,有些新聞發言人在過往的所謂“新聞發言”實踐中,早已形成對這個崗位的漠視態度。就像市委書記一口氣數落的“新聞發言人”三大問題:一是成了擺設,成為“不發言人”;二是遇到難事、壞事、急事、大事才被迫發言,成為“被動發言人”;三是越俎代庖,替別的部門充當新聞發言人。一擺設,二被動,三替代,態度決定一切,這些所謂的“新聞發言人”還沒上過新聞發言人的第一課,這是逃課之因,又是缺席之果,本是個怪圈。他們的缺席,客觀上也可說是對新聞發言人制度實施現狀的批評。

    (編輯:鄭克姍)
    ?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