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首頁   |  觀點PK  |  海口建言  |  評論  |  名人堂  |  社會長焦  |  椰風視點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評論>
    網絡打謠的法治底線
    網絡打謠的法治底線
    來源: 京華時報 作者: 時間:2013-09-29 08:38

      網絡打謠的法治底線,對于網民來說,就是不造謠不傳謠;對于執法者來說,就是不越權不濫權。

      一場指向網絡謠言的專項行動正在全國范圍內展開。為規范執法、公正司法,“兩高”聯合下發《關于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試圖為網絡言論表達建規立制。但從執法的角度講,“解釋”本身也需要解釋。比如何謂“謠言”、何謂“公共場所”、何謂“情節嚴重”等等,依具體執法者的理解不同,處置也會存在差異。

      尤其是對基層一線執法人員來說,如何理解法律和“解釋”實則決定了這場行動的深度和廣度。新華社的報道也稱,當下“出現了對執法過程中存在個別偏失現象的質疑”。一位審判員則表示,最高法院對此非常重視,已經對地方法院進行指導,并提出嚴格要求,將進一步統一執法標準,規范執法行為,并發布典型案例,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和規范。

      以典型案例來統一執法標準,當然必要。但就時下已經出現的“個別偏失”,法院的統一執法標準頗有些“遠水救不了近渴”的尷尬。因為法院處于從立案到偵查到起訴到審判這一刑事司法流程中的最后一環。法院當然可以通過公正司法來校正“個別偏失”。但那時,偏失已經發生,危害業已造成,從司法效益上看,這并不是最佳的處理方式。

      在法院統一執法標準之外,公安機關和檢察機關也應統一立案標準和起訴標準。鑒于一些引發社會熱議的“個別偏失”多為打擊網謠的“擴大化”,統一標準的重點,也應放在防范和遏制執法的“擴大化”上。對于那些借口打擊網謠,實則行打擊對手或報復舉報人員之實的,不但要設置關卡及時阻止,對已經發生的,也要依法予以糾錯,并嚴厲追究執法人員或司法人員的法律責任。

      一言以蔽之,網絡謠言該打,但要依法而打。對網絡謠言的治理,要讓網民看到網絡表達的明晰邊界和相應的責任承擔,也要讓執法者看到網絡打謠的明晰邊界與越權濫權的責任承擔。尤其要警惕和糾正那種“不問是非只問立場”的“定向”打擊。網絡打謠的法治底線,對于網民來說,就是不造謠不傳謠;對于執法者來說,就是不越權不濫權。

    (編輯:李琳)
    ?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