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首頁   |  觀點PK  |  海口建言  |  評論  |  名人堂  |  社會長焦  |  椰風視點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評論>
    “論文全球第二”的科技幻覺
    “論文全球第二”的科技幻覺
    來源: 大洋網 作者: 時間:2013-10-08 09:23

      國慶前夕,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發布了2013年度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去年,我國作者為第一作者的論文共16.47萬篇,科技論文數量全球第二。(9月30日《北京晨報》)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已為過去實踐證明,而且必將繼續為實踐證明。科技論文數量全球第二受到關注,自在情理之中。需要指出的是,今天我們所講的科技實力,體現在科技論文上,既指向數量也指向質量。雖然說沒有數量就沒有質量,但僅有數量也未必有質量。更重要的是,過分強調數量,也有可能削弱了質量,而且會敗壞學風,導致整個學術風氣、社會風氣的惡化。

      被引用次數是論文質量的一個重要評判指標,消息稱,中國被引用次數增長速度超過其他國家。這是一個好變化,但并不值得沾沾自喜。一定程度上說明我們過去論文引用次數太低了,低得與論文數量不符、與大國形象不符。消息稱,中國每篇國際科技論文平均被引用6.92次,與世界平均10.69的數字還有不小差距——這便是例證。

      當下,論文似乎無處所在,無所不能。如果說過去讀書人一考定終身的話,那么現在對于研究者來說,就是論文定終身了。當論文等于身份、等于職稱、等于收入、等于前途,而這個社會又遍布著功利、投機時,可以想象論文變成了什么樣。并不排除有些人在辛辛苦苦寫論文,但有些人只是復制粘貼抄論文;有些人是憑真本事發論文,有些人是憑關系花錢去置換版面……去年16.47萬篇論文中,這種簡直可以稱為垃圾的論文,恐怕占相當比例。

      一個民族很可貴的,就是能夠在困難面前保持奮進的勇氣,能夠在浮躁面前保持難得的清醒。幸運的是,我們從來沒有丟棄過這一精神特質。拿GDP全球第二時,全社會在短暫狂歡,很快進入了反思。現代化中國不僅是一個大國,而且應該是強國,不僅要GDP數量,更要進行質量、民生考量。支撐現代化的科技,同樣不僅要大而且要強;體現在論文數量上,不僅要數量而且要質量。而且,面對中國夢的要求,針對論文的現實,應該把對論文質量的要求放到最高位置。

      現實中論文確實出現了大躍進現象,應該對當前的論文機制作一個反思,一些崗位需不需要論文?需不需要這么多的論文?比如說,對于小學教師評職稱,現行的論文要求恐怕需要調整。與此同時,更要從制度上扎緊籠子,加強對學術期刊的管理,杜絕粗制濫造的論文以各種形式發表。這樣,即使科技論文在數量上少了一些,但在質量上提高了,更能體現科技實力。這一背景下,對待科技論文全球第二,應該有著另一番認識。

    (編輯:李琳)
    ?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