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首頁   |  觀點PK  |  海口建言  |  評論  |  名人堂  |  社會長焦  |  椰風視點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評論>
    向中學生捐贈非智能手機是無奈之舉
    向中學生捐贈非智能手機是無奈之舉
    來源: 紅網 作者:夏余才 時間:2013-10-24 10:13

      由于母親是重慶人,16年前,之前一直在北方生活的劉家政(化名)來到重慶,跟家人平靜地生活著。但是,今年10月初,他愿意出資40萬,向兒子就讀的重慶鐵路中學捐贈非智能手機的舉動,卻讓他深陷質疑的漩渦。因為初衷非常簡單,劉家政從未打算正面回應這些質疑,為避免誤會成炒作,他甚至不接受當面采訪。(10月16日《重慶晨報》)

      時至今日,智能手機已經普及,不只我們成年人用,便是很多低齡兒童也在使用。智能手機帶給人們的好處和樂趣自不必言,但智能手機帶給我們的負面影響也不小。以至于很多人產生了手機依賴癥,一旦沒有了手機就會立刻變得魂不守舍。特別是青少年使用智能手機,更會對其學習和身心的健康帶來不利。

      因此,在很多國家是禁止中小學在校使用手機的。比如日、韓、法等國已紛紛立法,禁止在校中小學生使用手機。在其他國家,即使你可以使用,也必須在規定之內。而在校期間,則是一律不能使用手機,攜帶手機者也必須交由校方統一保管,放學后方才還給學生。

      由此可見,禁止中小學在校使用手機已不是某地一時心血來潮之舉,而是已經在國際社會上達成共識的。可在我國,既無相關立法,也沒有相關監管,中小學生使用手機便達到了近乎泛濫的地步。中小學生普遍使用手機的后果不言而喻,更有甚者還有學生會拍下有損他人名譽的視頻,公開在網絡上進行傳播,產生了一定的不良影響。

      鑒于此種情況,劉家政出資40萬向兒子就讀的重慶鐵路中學捐贈非智能手機,其實還是一種無奈的權宜之策。既然中學生使用手機是普遍現象,且在沒有任何法規禁止中學生使用手機的前提下,用非智能手機替代智能手機不能不說是利大于弊的。

      就在不久前,美國億萬富翁杰瑞·瓊斯用翻蓋手機打電話的視頻截圖被上傳至網絡后,引發了網民的熱議。事實上,使用翻蓋手機的名人還不止瓊斯一人。為什么這些富翁還在使用非智能手機呢?其原因很簡單,就是非智能手機沒有智能手機那些五花八門的功能,從而可以讓人安心工作和學習,不會被手機所束縛,成為了手機的“奴隸”。

      同樣,重慶劉家政的舉止也是令人稱道的。讓孩子們使用非智能手機,不會使得他們沉迷于網絡和游戲,也不會達到所謂廢寢忘食的地步,因此其危害也就相應的減輕不少。而如果這種善舉還被一些人其視為“炫富”的行為,那么我們除了鄙視那些人的不健康心理之外,我們還應該熱烈歡迎這類“炫富”行為,更希望這類行為是越多越好。

      文/夏余才

    (編輯:李琳)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