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首頁   |  觀點PK  |  海口建言  |  評論  |  名人堂  |  社會長焦  |  椰風視點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評論>
    張掖禁種轉基因產品底氣何在
    張掖禁種轉基因產品底氣何在
    來源: 成都商報 作者: 時間:2013-11-07 09:06

      轉基因話題最近突然升溫,大概和轉基因食品上市的消息傳來,及目前市場上很多轉基因產品標識不規范的管理現狀有關。民眾因為對這一科技產品“黑白”不明,所以產生擔憂。坦白說,在沒有看到甘肅省張掖市委書記陳克恭關于轉基因禁令那一番說理之前,對社會上那些一邊倒地為轉基因產品鼓與呼的聲音,即便是反對,也真還有些沒底氣。

      事情緣起于張掖市出臺了一個《關于建設農產品安全大市的意見》,明確禁種轉基因農作物,人民網記者對此專訪陳克恭書記,后者從科學、民生、環境、生態等方面對轉基因農產品說“不”,條分縷析,令人信服,網民贊譽連連。

      當然,這或許和一些專家缺乏普及科學知識的耐心有關,他們常常給一個不容置疑的結論,卻很少將論據公開,也不愿花時間和公眾討論,更不乏確有一些害群之馬為利益驅動出賣職業操守,所以經常招至民眾用腳投票也就成了必然。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個市委書記突然向轉基因食品說“不”的全新觀點,便顯出其難能可貴來。

      敢冒這么多專家推崇之大不韙,這樣的官員確實勇氣可嘉。中國老百姓向來溫順謙恭,官員和專家的聲音,幾乎是他們接受信息的最權威來源。可常識也告訴我們,任何新鮮事物的出現,在沒有得到廣泛接受之前,總應該允許有不同看法來“百家爭鳴”。而任何權威信息的發布,更應建立在充分的討論之后。真理從來都是辯出來的,陳書記的一番說“不”,倒是讓中國關于轉基因的言論生態突然變得平衡且健康起來。人們完全可以通過這些論爭,建立起自己獨立的判斷。

      同理,與言論平衡同樣重要甚至更為重要的,便是生態平衡,這是大自然耗時億萬年建立起來的規則,也正好是陳書記向轉基因說“不”的核心論據。當然,他很講科學,沒有像有些專家那樣只說好不說壞或者只說壞不說好,而是在說不之前,首先承認轉基因技術是人類科學技術進步之成果。與眾不同的是,他點明其“壞”,稱壞就壞在我們對其“壞”一無所知。用其原話來說就是:事物一定都有偶對平衡而存在的,科技成果也一樣。知道尚有死角的存在、尚有“不知”的存在,是科學精神的本質。知道這種“不知”便是知。越是科技日新月異,科技成果紛至沓來時,秉持這種精神,就越顯彌足珍貴。要防止那種以“知”遮蓋“不知”的沖動,防止走到極端,步入毀滅之境。此種矛盾對立的科學分析,恐怕很值那些非此即彼的專家們參考學習。

      人類現在急需解決的很多新問題,有不少都是當初的科技成果造成的“壞”結果。作為一個地區的主官,對政策的把握更需秉持科學的態度,因為它關乎其屬下民眾的福祉。十八大報告寫道:“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希望有更多的地方官員真正把國家和人民的永續發展當成自己的使命。陳克恭沒有人云亦云,值得各地官員深思。

    (編輯:李琳)
    ?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