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首頁   |  觀點PK  |  海口建言  |  評論  |  名人堂  |  社會長焦  |  椰風視點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社會長焦>
    親情“逼遷”實質是權力的濫用
    親情“逼遷”實質是權力的濫用
    來源: 紅網 作者:閆芳 時間:2013-11-07 17:35

      2013年8月13日,中共閩侯縣委組織部向該縣教育局發出抽調張興發、林鑫兩位教師到上街鎮協助開展房屋拆遷工作。拆遷對象是女方(林鑫)父母的房子,林鑫老師曾對記者表示,她因拆遷已被學校停課50天,至今仍未恢復上課,而夫妻二人因此離婚才保住了丈夫的工作。(10月29《新京報》)

      林鑫,福建省閩侯第四中學英語教師,從教7年。50天前,在沒有違反任何規定的情況下,林鑫被停課,而新的工作內容則是推進陽光地產項目和拆遷,保證項目建設。由于在這樣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還不足以完全掩蓋住某些人員利用“行政”的“名正言順”的暴力,使被拆遷迫于親情的壓力而在對抗拆遷時束手就擒。林鑫正是看到了調離自己和丈夫的工作存在著別有用心,才做出“拒不配合,態度惡劣,至今不來報到”的行為。或許,在某些人看來,林鑫更為惡劣的還在于,為了不影響丈夫的工作與丈夫張興發協調離婚。

      拆遷的無奈,抗拆的辛酸,這其中又僅是拆遷者與被拆遷者的”較量“?多少人在拆遷的車輪下掙扎著求生存、寄希望,就有多少人在其中憤概而絕望。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數據中心在今年10月份發布的一項數據顯示,征地、拆遷波及中國16%的家庭,拆遷的車輪浩浩蕩蕩的滾滾而來。如果說,拆遷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是全面實現現代化的必由之路,那么,我們的教育,在拆遷巨大利益面前又該如何立足?

      教師是為祖國的現代化培養人才的,不是為了表面光鮮的水泥大廈增磚添瓦的。但無獨有偶,2006年《中國青年報》曾報道閩侯第三中學教師詹愛芬因沒能做通公婆征地拆遷的思想工作,突然被“借用”到偏遠山區初級中學,并導致其與丈夫離婚。因為拆遷,利用官方的力量,調動教師工作,導致家庭的分離,這不僅是一個家庭的辛酸故事,更是教育在經濟利益面前毫無抵抗力的表現,同樣折射出行政權力濫用的隱患。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鄧小平說:“我們要實現現代化,關鍵是科學技術要能上去。發展科學技術,不抓教育不行。”發達國家隨口都可以叫得出一兩個世界百名高等院校,而我們在教育事業有待發展的時候卻還調動教師“服務”與“拆遷事業”,這樣的發展思路不是完全地有悖于“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方針嗎?

      拆遷重建,裝飾的是高樓大廈,再繁華美麗也難掩”鋼筋鐵架“的本質。教育,灌溉的是人的心靈,再冷酷無情都會有一片柔軟的地方。當我們犧牲掉內在的心靈,只尋求外在形式的豪華,繁華落盡還是有待拆遷的破敗。

      文/閆芳

    (編輯:李琳)
    ?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