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首頁   |  觀點PK  |  海口建言  |  評論  |  名人堂  |  社會長焦  |  椰風視點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評論>
    廉政賬戶豈能成為貪腐“護身符”?
    廉政賬戶豈能成為貪腐“護身符”?
    來源: 紅網 作者:毛開云 時間:2013-11-27 15:51

      內蒙古自治區紀委監察廳11月22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上,針對中央第四巡視組對內蒙古巡視后提出的“內蒙古領導干部在年節、婚慶中收送紅包、禮金”的問題,研究制定了相關整改意見。措施之一就是撤銷廉政賬戶,建立實名制上繳違規收受資金專戶。(11月25日《內蒙古晨報》)

      設立廉政賬戶,目的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促進干部廉潔自律,給干部提供主動糾正自身錯誤的機會。然而,一些干部卻鉆廉政賬戶的空子。比如,有的干部違規收了很多資金,但為了掩人耳目,逃避黨紀政紀追究,規避法律制裁,象征性地上繳一點;再如,由于以前干部將收受的禮金等存入廉政賬戶時,可填實名,也可填化名,到底是誰上繳的,有時魚龍混雜、張冠李戴,給案件查辦帶來難度。廉政賬戶本應姓“廉”,但實際情況往往相反,廉政賬戶成了某些干部貪腐的“護身符”,不僅起不到震懾作用,反而為他們涂上一層“保護色”。

      實名上繳違規收受資金,作用是顯而易見的。一者,可以迅速準確查明干部是否存在違紀違法行為,提高案件查辦的效率和質量;二者,可以打消少數干部把廉政賬戶作為“掩體”實施違紀違法行為的僥幸心理;三者,有利于鼓勵和形成清廉自律的良好風氣,對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實名上繳違規收受資金,不能僅靠干部自覺。個別干部既然已經“伸手”,資金已進腰包,要讓他們主動拿出來,甚至拿出來了也會受到相應處罰,所以他們完全可能負隅頑抗、背水一戰、破釜沉舟、魚死網破。對于這樣的干部,必須要有更加嚴厲的措施,更加嚴格的制度,更加有效的監督。只有自律和他律相結合,只有綜合運用道德、行政、經濟、法律等手段進行預防和懲戒,才能減少和杜絕干部違規收受資金,才能催促和監督干部實名上繳違規收受資金,才能實現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目標。

      文/毛開云

    (編輯:李琳)
    ?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