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首頁   |  觀點PK  |  海口建言  |  評論  |  名人堂  |  社會長焦  |  椰風視點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社會長焦>
    “休眠”政府網站是時候該被“喚醒”了
    “休眠”政府網站是時候該被“喚醒”了
    來源: 紅網 作者:徐靜 時間:2013-12-03 09:44
      11月28日上午召開的“第十二屆(2013)中國政府網站績效評估結果發布會”透露,抽樣調查結果顯示77%的用戶登錄政府網站主要是想了解護照辦理、保障性住房申請等政策規定和辦理要求,而實際上多數政府網站由于種種原因不能有效滿足用戶的實際需求。(11月29日人民網)
      
      網絡時代,電子政務本來折射的是一種為民服務意識,通過這樣的互動平臺可及時準確、公開透明地發布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等政府職能有關的信息,不僅可以便捷地宣傳政策法令,也可以使政府與公眾之間的溝通保持暢通,縮短政府與民眾之間的心理距離。可如今,大多政府網站不是成為只有少數功能的“半成品”,就是信息內容嚴重滯后的“歷史文物”。長期“休眠”的政府網站讓“為民服務”意識大打折扣。
      
      多地政府網站“長眠不醒”背后是“懶政”的思想在作祟。要么是內容替換“慢吞吞”,要么是站點鏈接“死翹翹”,遮遮掩掩、信息滯后、服務功能少是現在一些政府網站政務信息的“通病”,完全發揮不出政務網站應有的“橋梁”作用。如果讓群眾“看不到”,那么“聽得懂”、“信得過”、“能監督”就更無從說起了。政府網站流于形式,長期“休眠”,直接導致政府的公信力“一落千丈”。其實休眠的不只是網站,更是政府部門“為民服務”的公仆意識。
      
      本應該是便民服務的政府網站卻變成了“聾子的耳朵”。造成了網絡資源的浪費不說,同時也讓民眾對政府的行政能力產生質疑,如今網站上諸多的市長熱線、市長信箱、信訪熱線之類的版塊“滿天飛”,聯系渠道可謂“多如牛毛”。可是這些看似能夠反映社情民意的方式到底又有幾個能夠真正發揮作用?
      
      新媒體時代,在政府和民眾間架起溝通的橋梁,暢通社情民意通道本非難事。它不需群眾的長途跋涉,也不要官員費盡苦心地“微服私訪”。政府網站的普及并不可喜,讓政府網站發揮作用才是根本所在。要使猶如“一潭死水”的政府網站“活躍”起來,還需要從源頭上治理,給政府部門的“懶政”思想打一針“以民為本”的“興奮劑”,喚醒休眠網站的同時也喚醒了政府官員的為民服務意識,政府網站不僅僅要打造成形象展示平臺,更要成為“一站式”便民服務平臺,給民辦事,為民分憂,把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力促政府網站影響力“上檔升級”。如此,則社情民意通道暢通之日就為時不遠了!
      
    (編輯:李琳)
    ?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