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首頁   |  觀點PK  |  海口建言  |  評論  |  名人堂  |  社會長焦  |  椰風視點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社會長焦>
    霧霾不可能有所謂的“正能量”
    霧霾不可能有所謂的“正能量”
    來源: 新京報 作者:劉雪松 時間:2013-12-10 08:44

      再悲的喪事,都能唱出動人的贊歌。這是昨天可能最受關注的一篇言論,帶給人們的真切感受,標題是《霧霾帶來的五大意外收獲》。這“五大收獲”包括:讓人更團結、更平等、更清醒、更幽默、長知識。另一則奇文則從軍事角度論證霧霾的好處,稱霧霾可讓導彈失去目標。

      奇文與多難興邦式鼓舞人心的區別在于,把遮羞的含蓄面紗揭得一絲不掛,大有十三億人終于同服霧共命運、縱做鬼也幸福的豪邁之氣。

      能在霧霾中找到凝聚人心的“正能量”,這是一般人想不到的。但對于有些人來說,其展示存在感的意義,就是把喪事說成喜事,從不幸中斬獲快感。它比那個挨揍后用一句“兒子居然打起老子來了”自我安慰的阿Q,更叫人心酸得差點流淚。

      霧霾是中國之痛,也是世界之痛。我們這一代人,用后代賴以生存的大自然生態代價,換取著高速發展的GDP,恰恰走的正是發達國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每個人都會在這場霧霾中,感受到一種責任,一份教訓。

      霧霾頂在倫敦的天空,英國人用了大半個世紀的時間去治理。今天頂在中國人的頭頂,老百姓品到了傷,而有的人卻看到了“紅腫之處,艷若桃花;潰爛之時,美如乳酪”的妙不可言。

      聽這樣的頌歌,你笑不起來哭不起來,只有一身雞皮疙瘩。它像人們頭頂上一塊永遠揮之不去的另一種霧霾,所不同的是,天空的霧霾嗆在肺上,這一種嗆在心上。

      即便按照物極必反的原理,霧霾向良性方面發展的可能性十分有限。為什么有些歌者,能夠譜寫出一曲曲驚天地泣鬼神的“浪漫主義”贊歌?我看還是歌者內心中充滿著超人的“自信”。他們將自己的智商強加于民眾,在習慣性的某種諂媚與察言觀色的揣度中,將某種服務的功夫展示得淋漓盡致。按照這種樂觀主義精神,倒是讓人覺得,這霧霾,還應該來得更猛烈些;這災難,還應該來得更殘酷些。要不然,他們在百姓安居樂業的生活中,品不出自己想要的幸福。

      霧霾讓人看不到藍天,卻意外看到另一種嘴臉。

     

    (編輯:李琳)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