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首頁   |  觀點PK  |  海口建言  |  評論  |  名人堂  |  社會長焦  |  椰風視點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評論>
    美國為網絡恐怖主義留可乘之機
    美國為網絡恐怖主義留可乘之機
    來源: 環球時報 作者:秦 安 時間:2013-12-25 10:26

    ?

      近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要求加強對恐怖組織或恐怖分子利用互聯網實施恐怖行為的打擊力度。

      1997年,美國加州情報與安全研究所提出“網絡恐怖主義”一詞,認為它是“網絡與恐怖主義相結合的產物。”隨著全球網絡化程度的提升,人類社會生活生產越來越依靠網絡運行和網絡控制。網絡恐怖主義也成為人類社會的共同威脅。

      網絡恐怖主義有幾個特點:一是實施網絡恐怖的武器是程序代碼,更易擴散,成本也更低;二是實施網絡恐怖的途徑是全球通連的網絡,行動更隱蔽,完全可超越地理位置的限制;三是實施網絡恐怖的后果是毀癱社會賴以運行的信息和控制機制,影響更嚴重而廣泛。美國前國防部長帕內塔曾警告說,“網絡攻擊可破壞載客火車運行、污染供水或關閉全美大部分的電力供應,造成大量實體破壞與人命傷亡,使日常運作陷入癱瘓。”

      因此,網絡恐怖主義并非是僅僅利用互聯網招募人員,傳播暴力恐怖思想和技術,籌集恐怖活動資金,策劃恐怖襲擊活動,也包括利用網絡攻擊實現恐怖活動,而后者的危害程度將遠遠超越前者。

      美國前國家情報總監邁克·麥克奈爾認為,“恐怖組織遲早會掌握復雜的網絡技術,就像核擴散一樣,只是它要容易落實得多。”然而,讓人擔憂的是,美國作為世界恐怖組織的最大襲擊目標,竟然打開了網絡攻擊的“潘多拉之盒”,給網絡恐怖主義留下了可乘之機。

      美國擁有世界最大、最先進的網絡武器庫,更易擴散至恐怖分子之手。據媒體報道,美國已擁有2000多種武器級病毒。眾所周知,網絡武器擴散猛于“核擴散”,即使是網絡強國也明白并無萬全之策,很難控制自己手中的網絡攻擊武器不擴散。因此,這相當于美國為網絡恐怖主義制造好了網絡“超級武器”。

      美國為一己之私而濫用網絡武器,對恐怖分子具有強烈的示范效應。2010年,美國利用“震網”病毒癱瘓了伊朗1000多臺離心機,開啟了利用工業控制系統摧毀實體空間的大門。美國高官多次描述網絡攻擊造成的恐怖后果,也有可能“引導”恐怖分子激烈心動。

      美國監控世界的行為給網絡恐怖主義留下了便利之門。斯諾登披露的“棱鏡門”顯示,美國在利用網絡技術和資源優勢,為自己留下便利通道監控世界的同時,也為網絡恐怖主義預留了攻擊通道。

      美國在世界反恐領域采取的“雙重標準”,助長了網絡恐怖分子的僥幸心理。這種情況在世界反恐過程中已經產生負面效應,這種標準一旦蔓延到網絡空間,后果將更加嚴重。

      最后,要強調的是,面對網絡恐怖襲擊,無論是美國,還是世界其他各國,絕不可能像當年核武器轟炸廣島、長崎一樣獨善其身。對這一點,包括美國人民和政府在內的世界各國必須有清醒的認識。▲(作者是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網絡空間戰略研究中心主任)

    (編輯:李琳)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