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首頁   |  觀點PK  |  海口建言  |  評論  |  名人堂  |  社會長焦  |  椰風視點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社會長焦>
    遇“老人被撞”,別先入為主站隊
    遇“老人被撞”,別先入為主站隊
    來源: 新京報 作者:敬一山 時間:2014-01-15 08:35

      出了撞人糾紛,誤認為老太訛詐,進而幫撞人者逃逸,是種廉價而不負責任的“正義”。

      據報道,近日在武漢漢陽某公交站,一電動車帶倒了剛下車的七旬太婆。事發后,圍觀的路人以為老太訛人,竟協助肇事的電動車司機逃逸。

      事發現場有監控視頻,電動車肇事不存在爭議,老人要求對方送醫院拍個片子也不過分,可是圍觀者竟“好心辦壞事”,冤枉老人,放走肇事者,劇情真讓人哭笑不得。這也充分說明,在很多人心目中已有“刻板印象”——摔倒老人極可能是潛在訛人者,進而在言行上,不自覺地就站到老人對立面。

      這種盲目需要警惕。見到摔倒老人和別人起糾紛,圍觀者有正義感是好事,但起碼要弄清事態原委再發言,若未親眼目睹經過,不妨幫助保護現場,等待警察介入,讓法律說話。先入為主地“站隊”,幫肇事者逃逸,不僅對老人不公,也涉嫌違法。

      事實上,這一特殊的案例,對所有“圍觀者”都是個極好提醒。眼下,網上確實盛行一種傾向明顯的論調,好像摔倒的老人普遍都非善類,圍觀者最好少扶、乃至不扶,現在幫肇事者逃逸,則是從自保“進化”成了“揚善懲惡”。但這種不顧事實、放任情緒的正義感,是廉價而不負責任的。無視事實,就渲染“扶老人危險”的論調,也是輕率的。實質上,媒體報道那些“扶起老人反被誣”現象,只不過證明了現實的復雜性,如果要說有什么“教訓”,那就是公眾對事件下結論前,須尊重事實和法律。

     

    (編輯:李琳)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