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首頁   |  觀點PK  |  海口建言  |  評論  |  名人堂  |  社會長焦  |  椰風視點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評論>
    被槍殺孕婦家人為何不能得到精神賠償
    被槍殺孕婦家人為何不能得到精神賠償
    來源: 青年報 作者:楊濤 時間:2014-02-13 16:36

      2月11日,記者從被害女店主吳英的親屬及代理律師處獲悉,廣西貴港醉酒民警槍擊孕婦案將于2月13日上午在貴港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涉案民警被檢察機關以涉嫌故意殺人罪提起公訴。與此同時,死者吳英的父母還委托律師提起了總額共計123萬余元的刑事附帶民事賠償。(2月12日《北京青年報》)

      從起訴罪名來看,涉案民警被以涉嫌故意殺人罪提起公訴,這個罪名是恰當的,相信這位涉案民警也將受到法律的嚴懲。問題在于,死者吳英家屬123萬余元的賠償能否實現?

      答案是否定的。這筆123萬余元的刑事附帶民事賠償包括死者吳英的死亡賠償金、被扶養人的扶養費、喪葬費、精神損害撫慰金等;吳英的丈夫蔡世勇的醫藥費、誤工費、護理費、住院補貼、伙食補貼、交通費以及精神損害撫慰金等。且不說各種費用在法院審判中可能會大大折減,而精神損害撫慰金這一項法院根本就不會計入。

      例如,去年轟動一時的“長春殺嬰案”,孩子的家屬提出賠償喪葬費、死亡賠償金、妻子醫藥費、精神損害撫慰金等各項損失230萬元,但實際的賠償卻是大跌眼鏡,對被告人周喜軍處罰金5萬元,判其賠償被害人家屬1.7萬余元,賠償金額少,甚至僅為罰金的1/3。這里一個關鍵問題在于,在刑事訴訟中,法院不承認精神損害撫慰金。

      根據《侵權責任法》及其司法解釋的規定,侵犯生命健康權的,被侵權人有權主張精神損害賠償。但是,根據最高法院對《刑事訴訟法》的相關司法解釋,受害人卻得不到精神賠償。這意味著,如果某人出于意外誤傷了他人,受傷的公民可以得到精神賠償,而如果某人出于故意目的殺害他人,受害公民家屬反而不能得到精神賠償。無論是醫藥費還是誤工費、護理費相對于百萬賠償要求都是小數,因此,如果沒有精神賠償,總的金額就少得多,死者吳英家屬提出的賠償將來恐怕會大打扣。

      不過,在這個案件中,死者家屬已經從當地政府處收到70萬元的賠償。從法律上講,警察只有執行公務時違法傷害了公民才能由政府賠償,而且,如果沒有精神賠償,也不可能有70萬元的賠償。但是,這個案件中涉案民警根本就不是執行公務時殺害吳英,而完全是自己的行為,從法律上講,當地政府不能為民警墊付這70萬元。當地政府作出這樣的賠償行為,完全是輿論壓力和維穩的需要。但是,問題的另一個方面是,如果當地政府沒有墊付,作為死者家屬來說,可能得到的賠償就很少,他們損失了一條生命,又無法得到相應的賠償,可謂是雪上加霜。要么,他們就必須接受被告人的和解請求,以減輕對被告人的處罰來換取被告人家屬自愿的、更高的賠償。

      因此,一方面,我們還是必須加強研究,對于刑事案件中的精神賠償應當提上議事日程;另一方面,國家和民間組織可以成立相應的基金會,對刑事案件的被害人及其家屬賠償不夠的,予以補償,別讓被害人及其家屬不得不接受屈辱的條件。

     

    (編輯:李琳)
    ?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