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首頁   |  觀點PK  |  海口建言  |  評論  |  名人堂  |  社會長焦  |  椰風視點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評論>
    失信黑名單讓誠信走出“稻草人”困境
    失信黑名單讓誠信走出“稻草人”困境
    來源: 南方都市報 作者: 時間:2014-03-12 14:59

      被執行人不履行義務惡意逃避執行一直是法院“執行難”的重要原因。3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在向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作工作報告時說,去年人民法院建立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制度,實行公開曝光,對7.2萬名失信被執行人進行了信用懲戒,約20%的失信被執行人主動履行了義務。(3月11日《人民日報》)????

      “老賴”之所以有恃無恐,就在于充分利用陌生人社會的匿名屬性。美國社會學家沃斯認為,人口數量大、密度高、社會異質性強、流動頻繁,導致隱名匿姓成為現代社會的一個基本特征。這雖然有利于保護個人隱私,卻給社會信用管理帶來了巨大挑戰。在熟人社會中,每一個人都是“道德警察”,口碑就是不成文字的信用記錄;而在陌生人社會,信用管理的缺失,讓“不賴白不賴”的失范行為得以遁形和隱身。

      如何治理“老賴”,見證著公共管理的智慧和水平。在社會信用體系尚未全面建立的背景下,提高失信行為的違規成本,讓失信者為自己的過錯承擔應有的代價,是一個現實可行的路徑。從這個角度上說,失信黑名單走出了“稻草人”困境,給“老賴”念上了“緊箍咒”。

      再厚顏無恥的“老賴”,也會害怕公開的社會懲罰———失信黑名單的信息會推送給銀行等金融機構和工商管理等部門和征信機構,并由征信機構在其征信系統中記錄。一旦失信行為和切身利益掛鉤,“老賴”也會進行孰輕孰重的比較和權衡,從而做出理性選擇。這一切,正是失信黑名單的制度善意所在。

      由此觀之,社會規范僅僅在道德上有價值還不夠,還必須具有使用價值。失信黑名單打中了“老賴”的七寸,有助于倒逼誠信和催生社會文明,實現了道德價值和使用價值的有機結合。

    (編輯:李琳)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