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首頁   |  觀點PK  |  海口建言  |  評論  |  名人堂  |  社會長焦  |  椰風視點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評論>
    避免用過激言論砸向馬來西亞
    避免用過激言論砸向馬來西亞
    來源: 環球時報 作者:許利平 時間:2014-03-31 16:30

    馬來西亞政府處理馬航失聯飛機的態度不容懷疑

      馬航失聯事件發生20多天來,我們對一些家屬對馬航的合理訴求表示理解和支持,同時也對他們悲憤、失望等情緒感同身受,但對于最近一些不理性的言論不敢茍同。

      據媒體報道,馬來西亞歌手梁靜茹在微博放蠟燭圖案悼念亡者,卻沒能得到網民理解。有人說:“不去馬來西亞旅游、不選擇馬來西亞航空”,并且要馬來西亞歌手“滾出中國”,“要封殺他們”。顯然,上述言論過于偏激,把無辜的人牽扯進來,未免讓悲憤化成仇恨,而讓仇恨蔓延,從而影響更多無辜的人。有的人甚至散布要“制裁馬來西亞在中國的投資”等言論,這些都欠妥當。

      關于馬航失聯事件,“陰謀論”漫天飛,馬來西亞政府被一些人“妖魔化”,乃至于對未來中馬關系可能造成沖擊。

      客觀地講,馬來西亞政府危機處理機制不足,造成信息發布、緊急搜救、家屬安撫等方面存在一些失誤。但這不足以全面否定馬政府處理馬航失聯飛機的工作,畢竟失聯飛機上也有包括機組人員在內近50名馬來西亞公民,馬來西亞政府處理馬航失聯飛機的態度不容懷疑。

      近些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國人走出國門的步伐在不斷加快,作為我們近鄰的馬來西亞,成為國人旅游的主要目的地,2013年中國人到訪馬來西亞近200萬人次。但國人到馬來西亞大都是走馬觀花,所見所聞大都為馬來西亞光鮮之地,對馬來西亞缺乏全面深入了解,特別是對馬來西亞人的性格特性、行為方式和政治生態缺乏基本理解。當出現問題時,國人往往以自己的判斷要求和看待對方,則可能會引起誤解或誤判,嚴重的時候會影響互信。

      馬來西亞目前是中國在亞洲僅次于日、韓的第三大貿易伙伴,也是中國在東盟中的最大貿易伙伴,2013年雙邊貿易額超1000億美元。在南海問題上,馬來西亞保持冷靜克制,與中方積極合作,這在當前復雜的亞太局勢中是難能可貴的。

      2013年中馬雙方簽訂了“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協定”,這為兩國關系帶來了新的機遇。2014年是中馬建交40周年,也是“中馬友好交流年”。我們本希望以此為契機,推動中馬關系更上一個臺階。

      馬航失聯事件,不應該成為阻礙中馬關系的絆腳石。從中馬雙方互派特使、馬方接受中國警方調查以及聯合搜救等行動表明,中馬官方在馬航失聯事件上保持著密切溝通,雙方都有政治決心和意志來平復馬航失聯事件所帶來的沖擊。因此,對待馬航失聯事件,普通民眾應多一份理性和冷靜。▲(作者是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編輯:李琳)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