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齊上陣 萌蓋茨玩成潮流
“冰桶挑戰”最近火遍微博,國內外諸多名人紛紛通過冰水自澆的方式,來喚起人們對“漸凍人癥”的關注。“冰桶挑戰”全稱為“ALS冰桶挑戰賽”,ALS即肌萎縮側索硬化癥,又稱漸凍癥。挑戰旨在讓人們了解并體會“漸凍人”的感受,同時為其募款治病。它的規則是,挑戰者需將一桶盛有冰塊的冷水從頭頂澆下,上傳視頻后再提名三人接力,如果被點名的人沒有完成這一任務,則要向ALS協會捐款100美元。
“冰桶挑戰”是身患“漸凍人癥”的美國棒球運動員PeterFrates和其家人朋友發起的,在社交網絡上廣泛傳播。然而樂極生悲,上周六,Frates的一個朋友、推廣功臣之一的CoreyGriffin,可能是因為慶祝酬到了不少錢,凌晨兩點從大約兩層樓高的地方跳入水中,造成兩節脊椎粉碎性骨折,不幸去世。
然而這一悲劇并沒有影響到“冰桶挑戰”的歡樂蔓延,迄今為止,美國不少名人,如比爾·蓋茨、蒂姆·庫克、馬克·扎克伯格等人都積極響應,短短兩周時間ALS協會已收到捐款超過1000萬美元。
總統奧巴馬: 不想澆水,“以捐助金錢為主”
日前,民眾與社會名流參與“冰桶挑戰”的視頻在美國迅速傳播開來。不過,美國總統奧巴馬并沒有將一桶冰水倒在自己頭上,而是選擇捐贈100美元給對抗漸凍人癥的慈善團體。
據報道,美國政治世家肯尼迪家族最年長的成員,86歲的埃塞爾?肯尼迪請奧巴馬收下戰帖。不過,奧巴馬前往位于馬薩諸塞州的馬莎葡萄園島后,選擇直接捐款100美元給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癥慈善機構。白宮表示:“總統很感謝肯尼迪太太,想到向他下戰帖,不過,總統對這項喚起關注努力的出力將以金錢為主。”
奧巴馬宣布自己選擇捐款而不是繼續傳遞這項活動,遭到部分美國網友的批評,稱其“怕挨澆”。然而,也有網友替奧巴馬辯解,很多人都忘了,其實募款才是這個活動的真正目的。
挑戰到中國 IT界先接招
風靡全美的“冰桶挑戰”近日“接力”來到中國,奇虎360CEO周鴻祎、錘子科技CEO羅永浩、小米董事長雷軍、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馬云等科技大佬均被點名參與活動。據最新消息稱,羅永浩婉拒“冰桶挑戰”,然后代表錘子科技的395名員工為ALS捐款39500美元。
除了IT界,這項活動也吸引了更多名人的關注。而且在中國也有不少網友自拍淋冰水的照片上傳。在名人效應下聚攏了極高人氣后,質疑之聲隨之而來。
“冰桶挑戰”為什么這么火?
其實“冰桶挑戰”也不是一夜之內就火爆的,7月初就有人開始做這個事情,是什么原因引爆了這個話題呢?為什么這項挑戰突然引發這么多名人的興趣?
名人助陣。在美國演藝明星和體育明星的人氣遠遠大于其他公眾人物,而研究表明運動員的患病幾率遠遠大于常人,因此他們對于這個病更加感同身受。7月15日,這一活動正是通過高爾夫球員ChrisKennedy開始,隨后波士頓的棒球運動員PeteFrates(他也是這個病的患者),在FB上貼出了這個消息。然后新澤西州長ChrisChristie接招,傳給了扎克伯格,然后就是Twitter的CEODick Costolo,微軟的SatyaNadella,直到JustinTimberlake……幾乎所有的NBA明星都參與了這個活動。
鮮活有趣。在網絡上沒有新鮮事兒,不過往自己身上潑冰水這件事兒看上去還是挺酷的。而且當那么多大佬和偶像都開始玩冰桶的時候,這項活動看起來就更好玩了。
立場慈善,捐助慈善事業,幫助病人擺脫痛苦。對于名人來說,為了慈善做什么事情都無可厚非了。而也正是因為慈善,綁架了很多人,就好像“不轉不是中國人”一樣。奧巴馬因為不玩這個游戲,被大眾奚落了一番。
慈善游戲變成一場“秀”?
“冰桶挑戰”本意是種慈善游戲。而在現實操作中,這個為罕見病患者募捐的活動,似乎與其初衷漸行漸遠,嬗變為名人的“慈善秀場”。懷有仁愛之心謂之慈,廣行濟困之舉謂之善。慈善可以是由名人推動,但其最終目的應讓更多普通人參與進來幫助更多普通人。
就好比劉德華指名周杰倫、郎朗接受挑戰,周杰倫指明方文山、五月天接招,以此類推,五月天會指派他們的名人朋友接招。而每個名人朋友的“冰桶挑戰”又會被放上視頻,引來媒體和粉絲的層層圍觀。我們不禁要問,怎么轉過來轉過去都是名人或精英?難道精英的朋友都是精英?
細看“冰桶挑戰”規則,你會發現這本就是為名人量身定制的游戲。“將一桶盛有冰塊的冷水從頭頂澆下”,很酷,最合名人的口味。名人多粉絲,又多崇拜者,本身又有擴大影響力的訴求,“上傳視頻”無異于名人的自媒體,與名人微博無疑。“提名三人接力”,名人當然要提名名人朋友接力了,如此,“冰桶挑戰”將名人效應發揮到極致。“如果被點名的人沒有完成這一任務,則要向ALS協會捐款100美元。”被指明的名人進可秀“冰桶游戲”,退可做慈善達人,還有比這更好的宣示名人身份的平臺嗎?
慈善募捐也可很鮮活 終究是利大于弊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慈善與游戲結合的形式,或許會改變中國人做慈善的呈現方式。“冰桶挑戰”讓我們看到慈善募捐也可以不那么悲情,慈善的形式可以是游戲,可以更有趣。以往做慈善,總顯得比較莊重、嚴肅,不像冰桶挑戰這樣喜聞樂見。大家能快樂地參與進來,看到一些名人出洋相也很有趣。可以肯定的是,冰桶挑戰會打破中國的傳統慈善方式,加入網絡傳播,大眾參與,做到生動有趣,自然容易推廣開來。美國的冰桶挑戰也讓中國學到更多做慈善的經驗。
其實一些公司老總愿意參加這個游戲,我們應樂見其成,胸襟不妨開闊一些,要求不要過高,原本捐款數額也不大。當然也要警惕變成“不捐款只作秀”,慈善游戲變味,成為純作秀、博人眼球的公關活動,這就背離慈善的本意了。不過,不管動機如何,中國人能與國際上流行的慈善新玩法“接軌”,對于本土的慈善文化培育,終究是利大于弊。讓慈善成為社會大眾喜聞樂見的生活方式,在好玩、刺激中理解社會重大課題,并參加到奉獻公益事業的過程中,這正是冰桶挑戰的內核。(文/宋勝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