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首頁   |  觀點PK  |  海口建言  |  評論  |  名人堂  |  社會長焦  |  椰風視點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評論>
    分級診療尚需制度性手術
    分級診療尚需制度性手術
    來源: 長沙晚報 作者:然玉 時間:2014-10-24 10:09

      小醫院門可羅雀,大醫院人滿為患,此種尷尬現象今后在浙江或將有所改變。記者獲悉,從10月底前開始,浙江將分批啟動全省分級診療試點。按照要求,該省首批8個納入試點的縣(市、區),居民在看病就診時,須首先到當地基層醫療機構首診。到明年3月,該省將會有24個縣(市、區)參與試點。分級診療即按照疾病的輕重緩急及治療的難易程度,進行分級看病,讓不同醫療機構各施所長,實現醫療專業化。(10月23日《中國青年報》)

      分級診療,素來被視為新醫改的重要一環。于此,各地早有零星試點,但此番浙江的試驗,因其規則之詳細、規模之可觀,還是備受各方關注。眾所周知的是,引導患者分流、減少小病大治,是分級診療改革的兩大訴求。而為了實現此類目標設定,顯然有賴于一系列前期鋪墊打底。在此語境內,諸如醫生多點執業、階梯式醫保報銷等等“子命題”,難免要被重新梳理一番。

      “看病都往大醫院擠”,幾乎是很多人的下意識選擇,這種傾向在大城市更甚。造成這一現象的關鍵原因,當然在于醫療資源的分配失衡;而除此以外,市民在長久的就醫實踐中,形成了對“大醫院”偏執的崇拜情結,同樣影響甚大。有鑒于此,在浙江的試點方案中,設計了“資源下沉”、“社保杠桿”等手段,試圖從根本上重塑民眾的就醫習慣。

      只是,問題在于,所謂“醫療資源下沉”,談何容易。現實的局面是,大醫院在很多時候,會對中小醫院構成抽離效應。優秀醫師不斷朝著大醫院集聚,便是最典型的體現。若要逆轉該趨勢,就勢必要改善社區醫院、基層醫院的職業環境,讓其從業者也能享受到公平的薪酬待遇以及晉升通道。凡此種種,實質上需要對醫療系統內部進行一次收入分配的重新調整,實施起來,其阻力之大,可想而知。

      提高基層醫院的業務水準以及職業聲譽,才能真正將患者留在社區。建設分級診療機制,一方面要優化資源和利益的配置,從而調動一線醫務工作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則要細化責任分攤機制,提升院際轉診的銜接效率……事實上,分級診療讓人擔憂之處就在于,“逐層就診”、“層層轉移”的模式,會否貽誤時機、相互推諉?之于此,務必要在規則制定之初,就作出針對性布置。

      分級診療的推進,實則映射了新一輪醫改的一大思路,也即推動公共醫療由聚合化、巨頭化,向著扁平化、全覆蓋轉變。惟其如此,才可降低就醫的門檻,才可讓優質的醫療服務觸手可及……既要就醫療資源總量進行擴容,更要優化有限資源的結構組合,就此而言分級診療試點,只是走出了第一步。

    ?

    ?

    (編輯:林婧)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