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首頁   |  觀點PK  |  海口建言  |  評論  |  名人堂  |  社會長焦  |  椰風視點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評論>
    傳承中華經典文化要避免“邯鄲學步”
    傳承中華經典文化要避免“邯鄲學步”
    來源: 海口網 作者:潘德明 時間:2015-02-01 19:23
      據1月30日新京報報道:河南平頂山市寶豐縣第一中學要求學生向孔子像行“跪拜禮”,還規定在校學生每天清晨5點起床誦讀“圣賢書”。對此,許多學生怨聲載道。個人認為:提倡傳承中華經典文化,并非壞事,但要警惕只求單純的形而上學,避免犯邯鄲學步之錯。

      首先,在形式上:既要尊重古人的習俗,又要考慮時代的變遷、方式的演變。在一些重大的紀念日、節假日,行傳統的鞠躬禮、跪拜禮,未嘗不可。據該校校長所言遵照個人意愿所決定,但事實上出現許多學生怨言來看也說明情況并非都如羅校長所言。誠然,跪天跪地跪父母是傳統習俗,但也要講場合。跪拜父母大都是在家里頭,有時看情況甚至還關上家門,以免讓人“窺”見,少有在大庭廣眾之下一見父母就下跪,除非腦子有問題。以前也有跪皇帝老子、跪欽差、王爺的,但已隨年代變遷消亡,否則一味傳承到今,恐怕現在許多官員大多烏紗帽難保。

      其次,在內容上::要合理傳承,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一部《孝經》,造就了一大批孝子賢孫,也出現許多類似“孔雀東南飛”、“梁山伯與祝英臺”的凄美故事。如果都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當今何來自由戀愛一說。古時跪拜天地,只是心存敬畏,非任由擺布,時勢使然也應順應革新,新二十四孝也就是原基礎上的推陳出新。圣人之所以為圣并非其無有余缺,否則,敢言“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的老子難稱圣賢;自嘲“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孔子也愧為萬世眾表。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并非單純的誦讀,背得滾瓜爛熟也無用,要深刻體會其內涵。被譽為中華第一奇書的“易經”就不是一部刻意要求誦讀的經書,強調個人的理會,時時翻閱溫故而知新、創新。有些古文本的內容也已隨時代消亡或演變,如祭祀、禮樂等方面。這就要求我們現今的老師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博采眾長,以時俱進方可不誤人子弟。

      最后,要知行合一。如果該校的教學成果反映到學生的行動上:在校園內尊師重道,彬彬彬有禮。在家里孝敬父母,兄弟姐妹相親。在社會上以自身行為傳遞道德正能量。那么,該校的教學探索是成功的,必然會受到人們的點贊,同行的追棒。否則,雖然可能近期取得嘩眾的效果,但恐難陷入邯鄲學步,落得眾人嘲笑之尷尬境地。

    ?

    ?

    ?

    ?

    相關鏈接:

    習總澳門談中華文化:一書在手,其樂無窮
    晉城:展示漢字魅力 傳承中華文化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植根于中華文化沃土
    光大生長于中華文化沃土的道德光輝
    一戰百年,重建中華文化自信
    新興學習模式傳播中華文化 中文慕課來了

    ?

    (編輯:李帥鋒)
    ?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