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國沃爾夫斯堡大眾集團總部的大眾集團標志。
國際評級機構惠譽9日宣布下調德國大眾汽車集團的信用評級,從A下降兩檔到BBB+,展望為“負面”。大眾當天召開緊急董事會,商議如何對應新的造假丑聞。此前,標準普爾10月也已下調了大眾評級。德國《商報》披露,大眾的裁員和進一步削減開支將不可避免。
惠譽此次發表的聲明表示,下調大眾評級反映了其“因排放造假丑聞而受到的名譽損傷以及即將面臨的數十億歐元罰單、召回成本、訴訟成本等”。惠譽認為,大眾品牌形象和聲譽將嚴重受損,并可能引發更多的法律訴訟。
上周大眾宣布,其針對尾氣排放造假事件的內部調查中發現其80萬輛汽車的二氧化碳排放數據造假。《圖片報》周日版8日報道說,這一造假行為的直接原因是大眾企業文化。2012年,時任大眾首席執行官文德恩宣布到2015年大眾將使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30%。但工程師們發現無法達標,遂采取非法措施操縱排放數據,例如調高胎壓或將柴油混合到車用機油中,以優化車輛運行、減少油耗。
此前,美國環保署曾指責大眾在奧迪和保時捷等高檔汽車的3.0升柴油發動機上也涉及造假。這項指責來自于這些汽車的一項輔助功能,即可在啟動發動機之前預熱發動機和催化轉換器,以提高能效。該軟件在歐盟無需上報,在美國卻必須報告政府部門。造假丑聞的一再發酵讓大眾陷入法律懲罰和道德譴責的漩渦。美國司法部和聯邦調查局已就大眾造假事件展開了刑事調查,并禁止一名大眾公司高管離境。
此外,由于尾氣排放數據是德國征收汽車稅的重要依據,德國《商報》說,大眾還即將迎來稅務官員的“到訪”。法律專家表示,如果大眾公司人員被坐實提供虛假稅務信息,嚴重情況下可被判入獄5—10年。
為了緩和輿論不利環境,大眾汽車集團9日宣布,將給受造假影響的美國車主每人1000美元的補償款。大眾表示這筆款項僅僅是向消費者表達的善意,還會有后續補償措施出臺。德國消費者保護協會主席克勞斯·米勒則表示,大眾也必須給80萬德國消費者提供同樣的補償。大眾發言人回應道,他們將根據不同市場的情況采取不同的補償方式。
當前,大眾不得不在為應對“排放門”撥備的67億歐元之外又撥備20億歐元,以應對丑聞后續行動,其面臨的經濟支出似乎成了“無底洞”。德國聯邦交通部9日宣布,目前有54萬輛汽車的改裝僅靠軟件更新難以完成,可能需要改造發動機或更換催化凈化器。在9日的董事會上,大眾著重討論了削減開支計劃。
?
?
相關鏈接:
?真空剎車助力失靈 大眾在美召回9萬輛車
51.6666萬 大眾邁特威65周年限量版上市
冬奧福利惠及全民 新建速滑館賽后供大眾玩“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