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首頁   |  觀點PK  |  海口建言  |  評論  |  名人堂  |  社會長焦  |  椰風視點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評論>
    “十面霾伏”,收費治理靠譜嗎?
    “十面霾伏”,收費治理靠譜嗎?
    來源: 京華時報 作者: 時間:2015-12-18 11:46

      越是治療頑癥痼疾,就越要尊重規律、把準脈搏、找準病灶。期待各地能夠在產業轉型、升級和調整經濟增長方式上多聯手、多發力,不惜代價把源頭治理好。

      16日,上海市發展改革委(市物價局)、市財政局、市環保局制定了《上海市揮發性有機物排污收費試點實施辦法》,上海開始試點啟動揮發性有機物排污收費。自2015年10月1日起(第一階段)收費標準為10元/千克,自2016年7月1日起(第二階段)收費標準為15元/千克,自2017年1月1日起(第三階段)收費標準為20元/千克。有媒體將其稱為“治霾費”。對此,上海市環保局17日回應,稱其為“治霾費”并不準確。

      用“收費”的方式對某一嚴重的社會問題進行治理,是我們延續了多年的重要“法寶”,大到城市交通擁堵的治理,小到寵物犬的治理,都有其影子。當然,不排除這種方法在啟用初期能發揮不小作用,甚至在某些領域立竿見影。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觀念、經驗的變化,“收費治理模式”的邊際效用越來越低、成本越來越高,特別是在環境污染、城市擁堵這些矛盾長期積累的領域,沒有區域性、整體性、結構性的變革,往往只能揚湯止沸。

      人們常用“十面霾伏”來形容空氣污染,它十分形象地點破了一個真相:霧霾治理絕不是一市一地一省之事,而是一大片地區、一大片產業、一大片領域的事。在這個月舉行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中央提出全面實施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這意味著未來大氣治理領域將對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啟動一場傷筋動骨的革命。同樣的邏輯,除了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等的治理模式也應是徹底從源頭、從上游抓起,這個成本不管多大,都必須轉型。這也就是人們耳熟能詳的產業升級、調整經濟增長方式。而且,這種治理不是局部的零敲碎打,而是全盤的釜底抽薪。畢竟,你不能指望周邊省市環境一團糟自己卻能獨善其身,尤其空氣、水這類超越地域限制的流動性資源,沒有區域性乃至全國性的一盤棋,局部的下游治理難免陷入“事倍功半”的困境。

      我理解一些省市治理污染的急迫之心、焦慮之情,但越是治療頑癥痼疾,就越要尊重規律、把準脈搏、找準病灶,徹底從根子上對癥下藥,杜絕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期待在中央一盤棋的統籌下,各地能夠在產業轉型、升級和調整經濟增長方式上多聯手、多發力,不惜代價把源頭治理好。

    ?

    ?

    相關鏈接:

    上海開征“治霾費”?政策制定部門回應:不準確

    ?

    (編輯:吳茜)
    ?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