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首頁   |  觀點PK  |  ??诮ㄑ?/a>  |  評論  |  名人堂  |  社會長焦  |  椰風視點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評論>
    不能讓專車“帶毒上路”
    不能讓專車“帶毒上路”
    來源: 京華時報 作者:井橋夕 時間:2016-04-05 11:19

      厘清平臺與專車各自的責任,平衡乘客與司機各自的權益,既讓無形之手合規施展、又讓有形之手守住底線,這一道道考題繞不開也躲不過。

      互聯網專車的便捷、實惠,讓越來越多的人嘗到了甜頭;尊重市場規律的出行選擇,已被實踐充分證明。然而,凡事都有另一面,對市場化的“放手”必然要求監管者更加準確作為。日前,深圳通報了“專車平臺”管理的五大問題,并將清理不合格司機和車輛,對發揮政府作用提供了借鑒。

      在深圳這次通報中,駕駛員招錄把關不嚴、違法和事故多、異地牌車數量多、乘客投訴得不到及時有效處理、妨礙公平競爭等問題被提及。更有甚者,連“毒駕”、精神病患、重大刑事犯罪前科人員都出現在查處名單中。開車的人出了問題,車輛行駛的狀況不難想見,涉嫌酒駕、撞人逃逸、疲勞駕駛,都令人震驚不已。

      一方面,作為新興出行方式的網約車,短短一兩年發展的過程中,難免出現這樣那樣的先天不足,需要耐心面對;另一方面,這次問題的集中盤點與整治,也給治理者和廣大乘客提了個醒。一味贊美專車帶來的自由與效率,顯然有失片面。利潤的瘋狂驅動,一旦掙開了法規的束縛,必然帶來風險。

      一個最明顯、也最可怖的風險點,便是對專車司機資質的檢驗。以往的公司制當然有這樣那樣的弊端,但對司機的管理還是較為嚴格的,比如身體狀況、資歷履歷等,也會對違法違規不良記錄嚴格關注和管控。在我們揚棄一個舊事物時候,不能將“嬰兒與洗腳水”一起倒掉,其中蘊藏的積極因素要合理地保留下來,在與專車的磨合中不斷改進。

      市場經濟說到底還是個法治經濟,無論是對市場主體的嚴格監管,還是對運營行為的時刻關注,以及對可能違反公平競爭原則的事故處置,都要突出法治精神、符合法治規律。這次深圳對乘客投訴受理難、超低價補貼等的嚴肅處理,就彰顯了法治化的路徑,下一步各地的推開跟進、對專車運營的全面規范,仍須遵從法治的框架來清障、除礙。

      愛之深,才有責之切。對專車等“互聯網+”新興市場主體的呵護,必要的嚴格管理須臾不可或缺,這也是對治理者監管能力與素質的新挑戰。如何厘清平臺與專車各自的責任,如何平衡乘客與司機各自的權益,如何既讓無形之手合規施展、又讓有形之手守住底線,這一道道考題我們繞不開也躲不過。不讓專車“帶毒上路”,需要社會各界對政府與市場關系的理性認識、客觀判斷,需要拋棄“市場自動校正”的幻想,切實把好資質關、投訴關、抽查關、責罰關,讓文明出行真正駛入健康的快車道。

    ?

    ?

    ?

    相關鏈接:

    綠色文明祭掃方式流行:敬獻鮮花、互聯網祭拜
    “1.8萬元時薪”引發中國“互聯網+教育”三問
    海航基礎攜手平安好房 推動海南“互聯網+”房地產發展

    ?

    (編輯:吳茜)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诰W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