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阿克拉7月9日電 通訊:無聲之處見大愛——加納聾啞學生感受中國溫暖
新華社記者石松 趙姝婷
7月8日,細雨蒙蒙,加納東部省曼彭聾啞師范學校人來人往。
學校教室臨時布置的診室門口,師生們井然有序地排著隊,等候中國醫療隊醫生為他們體檢。
當天,中國第六批援加納醫療隊9名醫生來到曼彭聾啞師范學校,帶著各種專業醫療設備,為師生們舉辦了一場包含內外科、眼科、心電圖、B超等不同科目檢查的義診活動,共有約400人接受體檢。
此次走進聾啞學校獻愛心活動由中國駐加納大使館經濟商務參贊處、加納華僑華人社團聯合總會與中國第六批援加納醫療隊聯合舉辦。
“我平時眼睛會痛,但從來沒看過醫生。剛剛中國醫生為我做了檢查并開了處方,希望可以治好我的眼睛。”19歲的學生安德魯斯通過手語翻譯對記者說,這是他有生以來第一次進行視力檢查。
眼科診室臨時布置在學校活動室里,醫生張彩霞和幾名助手正緊張忙碌著。臨時診室門口,上百名學生排隊等候檢查。
“這所學校學生的眼部問題十分嚴重。剛剛檢查的幾十名學生里,將近一半存在眼疾或視力問題,需要進一步治療和矯正。”張彩霞說。
薇薇安在義診中擔任手語翻譯,幫助醫療隊與學生溝通。她告訴記者,此次義診前,聾啞學校學生們很少有機會進行正規體檢。一方面,學生和家長因經濟困難幾乎負擔不起體檢費用,更沒有保健意識;另一方面,聾啞學生與他人溝通只能靠手語,去普通醫院檢查極不方便,一般只在重癥急癥需送診時,才由老師陪同進行治療。
“非常感謝中國醫療隊走進校園為聾啞學生提供免費體檢的機會,這樣的普查能幫助老師們更好地掌握學生健康狀況,幫助他們解決問題。”薇薇安說。
醫療隊隊長董涇青說,聾啞學校師生們的確存在大量健康問題與隱患,醫生們除了開處方,也針對性地為他們提出各種改善生活習慣的建議。
義診期間,聾啞學校學生們陽光樂觀的精神給所有醫生留下了深刻印象。“未來,我們希望和這所聾啞學校建立長期合作關系,讓每一批醫療隊都可以為這里的師生們提供義診服務。”董涇青說。
與醫療隊一起來到校園的,還有加納華僑華人社團聯合總會捐贈的10臺臺式電腦。計算機教室里,十幾名學生將嶄新的電腦搬進來,迫不及待地拆箱安裝。此前,學校計算機教室設備缺乏且老舊,雖然周一至周五都有計算機課,卻無法滿足全校400多名學生的學習需求。
“以前的計算機課常是兩三名學生對著一臺電腦學習,即便如此,設備仍是供不應求,還常發生有學生想上課但沒有電腦的情況。現在,機房一下新增10臺電腦,大大改善了學生學習條件,讓更多孩子接觸電腦、學習知識。”在這所聾啞學校工作了13年的教師科穆拉·波密科對記者說。
中國駐加納大使館經濟商務參贊柴之京說:“這些電腦可以鼓勵聾啞學生克服自身缺陷,利用互聯網更多地了解外面的世界。相信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中國企業向加納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
無聲之處見大愛。校園里,幾百名學生一起舉起雙手在空中搖擺,用手語表達對中國朋友的歡迎與感謝。聾啞學校的學生們雖聽不見、說不出,卻能看得見、感受得到這份來自中國的溫暖。
?
?
相關鏈接:
暖心服務潤民心 海口志愿者用熱情和愛心溫暖椰城
海口:讓流動人口感受家的溫暖
光明日報:故宮追思何剛,不只溫暖了捐贈者
故宮追思何剛,不只溫暖了捐贈者
溫暖接力:在穗香港社工群像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