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民風民俗
    一種原生態文化的穿透力:保亭黎族民間歌舞
    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黃晶 時間:2011-03-10 15:58:09 星期四

      一位名叫扎別瓦洛夫的俄羅斯觀眾請求中文翻譯黎族情歌《找情郎》的歌詞,這下難倒了已經在圣彼得堡留學6年之久的中國學生劉樂。

      劉樂坦言,自己來自新疆克拉瑪依市,聽不懂黎語,只能再次通過多次中俄對譯,由黎族同胞自己介紹。

      事實上,用黎語演唱的歌曲,即使是對大部分中國觀眾,都是陌生而難以聽懂的。

      黎語直接表達的內容,無法通過漢語直接翻譯,只能意譯,如此一來就不能借來歌調進行填詞,大大限制了黎族歌曲的再度傳播。

      黃秀霞說,歌舞團曾經嘗試著翻譯黎族歌曲,但是一翻譯成普通話就沒了原來的味道,更是沒了那種歌聲原意表達的感覺。

      “我們也嘗試著創作現代黎族歌曲,但是不論怎樣都找不到應有的味道。”黃秀霞說,團里除了正常演出,就是下鄉采風了,深入黎族山寨,尋訪老藝人,記錄語調,然后填詞改編,配以現代樂器,力爭從形式上吸引更多的人去聽。

      “我們需要王洛賓式的人物。”黃秀霞說,經王洛賓改編的新疆民歌傳唱千里,再次經過多國語言翻譯,讓世界了解新疆的民族風貌。

      語言是奇妙變幻的,只有深入了解民族習慣,知曉民族歷史,才能真正理解一種語言的穿透力。

      讓甘弓鳥再次起飛

      黎族姑娘,苗條秀美,黎族小伙,健壯多情。

      在黎族演員原生態對唱《找情郎》的歌聲中,在黎族傳統舞蹈竹竿舞的躍動中,黎族同胞穿起繽紛多彩的節日盛裝,吹著樹葉,追尋純潔浪漫的愛情……

      這情,如同風與樹的絲絲吟唱,又如同水與石的輕柔共鳴;這情,是不論國界的人們共同的召喚,更是人類情感最原始的律動。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民族文化更是古樸致遠,世界各國對東方傳統文化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

      保亭文體局副局長陳運新說,該縣民族歌舞團除了排練演出黎族傳統歌舞外,還肩負著挖掘、提煉民族傳統音樂、舞蹈的重任,力圖將黎族獨具特色的歷史、風情、習俗、傳說等加工、升華,精彩呈現給群眾。

      “為了擴大黎族歌舞傳播,我們一方面嘗試通過漢語改編,一方面加大精品創作,試圖在舞劇編劇、舞美設計、演員表演、宣傳推廣等多方面有所創新,以便更好的弘揚黎族傳統文化。”陳運新說。

      陳運新介紹,保亭計劃今年投資500萬元再度改編黎族傳統歌舞劇《甘弓鳥》,讓生長在保亭山水之間的甘弓鳥再次起飛。

      甘弓鳥講述了一對黎族青年男女的愛情故事,他們追求自由戀愛,卻受到社會世俗的重重阻攔,他們歷經千險化身飛鳥,啼轉哀鳴,最終飛出重阻,喜結良緣,堪稱海南版的《梁山伯與祝英臺》。

      陳運新說,甘弓鳥的愛情故事口頭流傳多年,出現了略有變化的多個版本,現在已經完成了劇本的最初創作,下一步將進京重金尋找導演,以高標準打造一臺旅游演藝劇,力爭作為保亭旅游的一個名牌項目,讓中外游客在領略海南自然山水之時,了解瑰麗獨特的海島民族文化。

      愿承載著海南黎族同胞美好祝愿的甘弓鳥飛出海島,飛向世界!

    (編輯:謝軍輝)
    ?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