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南海風云
    求學清華園,躬耕海之南:清華學子海南歲月
    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郭景水 時間:2011-04-20 15:32:19 星期三

      求學清華園,躬耕海之南。20多年前那場“十萬人才下海南”的時代大潮中,一批清華學子陸續奔赴海南,演繹了“激情燃燒的歲月”。

      尹雙增:清華大學水利系

      此生微力獻海南

      在1989年赴任海南的時候,尹雙增曾寫下了“燕京瓊州一線連,踩云踏霧只等閑。惜辭故土到天涯,此生微力獻海南”的詩句。1989年11月,時年54歲的尹雙增從北京水電學院(后改為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奉調海南,擔任海南大學校長。1963年從清華大學水利系畢業的他,已經在北京水電學院工作了26年。在海南,尹雙增先后任海南大學校長、海南省科協主席,還曾經擔任清華大學海南校友會會長。

      當時的海南大學建立時間不長,尹雙增在校園的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在他和團隊的努力下,圖書館、游泳池、教學樓、辦公樓、實驗基地等等,都在海南大學陸續一一從無到有。

      1997年,尹雙增調任海南省科協主席。在“冷衙門”搞出了新動作。根據當時海南提出建設信息島的目標,尹雙增在和有關領導研究后,決定舉辦省四套班子電腦學習班,受到了當時的省領導的好評。此后根據“科技興瓊”戰略,尹雙增又組織了院士學者來海南講學。

      2001年退休之后,尹雙增依然出現在眾多公益活動現場,積極為海南建言獻策。2008年12月,尹雙增擔任三亞老教授協會會長,積極聯系全國各地的老教授為三亞、海南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為了紀念清華百年華誕,尹雙增還出版了個人專著《點滴》,感恩母校的培養。

      蘇英勇:清華大學水利水電工程系

      踏實做事 也是一種奉獻

      1996年從清華大學水利水電工程系畢業的蘇英勇,當年回到了海南老家,在牛路嶺水電站工作,歷經水電站工人、副班長、技術員、專業工程師、檢修主任等崗位,負責電站機電設備檢修、維護以及改造工作。這一干就是八年,2004年10月,蘇英勇加入新成立的海南省水利電力集團有限公司,目前擔任計劃合作部副部長,負責公司項目運作的協調事宜。

      蘇英勇畢業之后的工作經歷,或許并不“轟轟烈烈”,但顯現出一種低調的務實。對此,蘇英勇感覺“就是一顆平常心,踏踏實實地做一些事情”。回憶起在清華學習的時光,蘇英勇說,正是當年在清華大學打下的扎實基礎,使自己能夠在工作中嫻熟地運用所學的知識。

      回顧自己走過的歷程,蘇英勇說:“如今班上20多名同學,只有包括我在內的兩三個人還在從事水利水電相關行業,但踏踏實實地做事情,也是一種執著的奉獻。”

      肖擁群:清華大學民商法研究生遠程教育班

      與清華園結下的“遠程緣分”

      肖擁群與清華大學的緣分始于1999年,當時他來海南已經11個年頭了。1988年,從上海“交大”畢業的肖擁群來到海南,到馬村電廠上班,從事焊接技術工作。他時常感覺到自己的專業空間發展有限。1993年肖擁群通過自學通過了律師資格考試,5年后成為一名專職律師。

      為了系統地學習法律知識,1999年肖擁群參加了清華大學民商法研究生遠程教育班。之后的兩年,每逢周末肖擁群就和30多個同學,一起接受清華大學的“遠程教育”。與清華大學結緣,肖擁群認識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清華校友,也實現了自己人生的一次“跨越”。從馬村電廠的焊接工程師漂亮轉身,成為今天海南威盾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副主任律師,在清華精神的熏陶下肖擁群一直在不停地思考———做律師、先做人。“上善若水、厚德載物”,肖擁群常常這樣勉勵自己。

    (編輯:謝軍輝)
    ?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