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江、熊慶偉
????中國的高考就是國考,無不牽動老百姓和媒體的神經,最近關于文科考生比理科考生更難的話題滿天飛,尤其讓文科考生和家長憂心忡忡、彷徨不安。
????為什么文科高考錄取比理科還難呢?我認為有以下原因:首先,報讀文科的學生增長比例過快。2011年廣東高考理科類考生數為28萬人,文科類考生為28萬多人,比例接近1:1。這個比例看上去均衡,實際上深藏“隱患”,因為在高考錄取特別是本科層次的錄取中,理科招生計劃要明顯多于文科,文科生想上名校、上本科競爭比2011年更加激烈。
????其次,報考文科考生愿望與社會現實嚴重脫節。根據我國當前和今后很長一段時間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社會對理工類人才的需求要大于對文科類人才的需求。但高校、特別是本科高校招生計劃數額“理”大于“文”,但這些信號沒有引起學生、家長、高校的重視,許多家長和考生片面追求報考文科的現象越演越烈。
????再次,學生普遍認為文科學習可以減輕學習負擔。相比較理科而言,文科學習更為輕松,現在越來越多的學生怕吃苦,家長也心疼孩子,甚至不管他的優勢是不是在文科,都選擇了文科,因此文科生的上漲速度大過了招生上漲的速度,高考競爭更激烈了。
????最后是招生計劃不能適應就業形勢,無法“大躍進”。教育部在批準大學的招生計劃的時候,一個重要的參考指標就是就業率。我們現在的社會仍然是工業社會,對理工科人才的需求是主流,而文科生卻被邊緣化了。當然也有其他原因,如文科生學習和對文科生的教育總體上比較“粗糙”,用人單位感覺沒有“真材實料”。因此,根據就業情況制訂的招生計劃對文科招生增長幅度有節奏性地把控,這種把控更多的是抑制,便必然不能滿足文科考生井噴式的需求。
????大學選擇也是人生選擇,可能會影響到學生的命運,家長和學生要理性選擇文理分科,甚至大學和專業,學校和老師應該加強指導和調節。建議教育部再增加文科生的招生數。關鍵的是根據就業指標來制訂招生計劃是“刻舟求劍”的做法,各高校要切實把招生工作與市場需求接軌,我們的招生計劃是要滿足未來幾年甚至幾十年的人才需求,而不是現在或者眼下的!
(作者分別為本報《求學指南》專家顧問團成員、學品教育公司總顧問,《學校品牌管理》總編)
(編輯: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