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4月6日消息? 還未到中招填報志愿時間,一些省級示范高中采用違規簽約等手段招生;只能招對口生源的公辦初中,竟然也開展報名咨詢登記甚至擇校考試……剛進4月,江城一些中學的生源大戰已悄然打響,由此衍生的亂象可謂愈演愈烈。
一名尖子生,三所示范高中“搶簽”
馮先生的女兒林林(化名)在一所優質初中讀初三,幾次大考都在全校排前5名。幾天前,馮先生帶回一份跟漢口某省級示范高中簽的預錄協議。根據協議:林林如果中考成績達到了該高中的錄取線,可以進該校最好的實驗班;如果只達到了“三限生”的錄取線,林林可以免“三限生”擇校費用,還是可以進實驗班;如果連“三限生”的錄取線都未到,林林只要能找到地方掛學籍,仍然可以到該校借讀。
除了這份協議外,還有兩所高中想跟林林簽約。馮先生介紹,其中一所學校還承諾,如果林林達到了錄取線,不僅能進最好的班,還可以獲得3000元獎學金。
記者采訪了解到,目前不少初三績優生都手握高中錄取協議,有的初中“尖子班”學生人人都簽約了。一些省級示范高中還直接開出高價,用錢來刺激考生家長的胃口:獎現金、免費就讀、免費提供陪讀公寓等等。
“簽約實際上是一種攬生源的手段,高中會要簽約考生在考前填報志愿時填報該校。”業內人士表示,這種違反招生政策的所謂“提前簽約”,得不到法律保護,也得不到教育主管部門認可。據了解,從往年情況看,很多簽約都是不可能兌現的,比方有的學校簽的學生人數,比實際招生人數還多,重點班也就一兩個,許多承諾擺明了不可能兌現,耽誤了簽約考生的志愿填報和及時錄取。值得注意的是,簽約還容易造成志愿扎堆,從而推高學校的錄取分數線。
初中“生探”,手上一沓小學成績表
這幾天,武漢某優質小學學生家長王女士,在為孩子準備“小升初”的擇校資料。“去年一所退回公辦的優質‘公參民’初中,已經開始接受報名了,要帶孩子的榮譽證書和獲獎證書原件(含校內外、德智體等各方面)、6年級《綜合素質報告冊》原件等資料。”王女士說,這段時間每天一有空,她就在網上搜集有關小升初的信息,有的學校是報名登記,有的還要舉行測試。
記者了解到,目前武漢已有10多所公辦初中開始接受家長的報名咨詢和登記,其余一些學校也通過各種渠道公布接受報名時間。按照《湖北省義務教育條例》的規定,這些學校的招生范圍和招生人數應由縣級政府確定,學校只能按照招生范圍對口接受學生。公辦學校跨招生范圍組織招生是違法的。
除了接受家長和學生報名外,一些初中還成立了專門的招生專班,教學副校長或者教導主任,則充當“生探”。某小學老師透露,每年12月開始就有中學找他要學生的成績單了,“招生前本區甚至外區一些小學六年級前10名和班級前10名的學生名單、聯系方式他們早就弄到了。”
?
相關鏈接
2012年四川省瀘州市 中考各項招生政策出臺
上海中考招生 “四大名校”自招擴容意味什么
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錄取工作會議召開
?
?
(編輯: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