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防入園淪為“拼爹游戲”
????去年,國家發改委、教育部等7部門已聯合發文要求幼兒園各類親子活動不得與招生掛鉤。但這些規定下發后,在一些地方仍是令行不止。
????“我兒子二歲多了,我正愁這事呢,不上親子班人家不要你,上的話真得專職一個人陪著,看新聞說不許亂收費,也可以不去親子班,我馬上問了一下在幼兒園上班的鄰居,結果一問,人家給改名了,不叫收贊助費了,沒說叫什么費用,反正是照收。”一位家長向記者訴說了自己了解的情況。
????“將‘親子班’與入園掛鉤,使得金錢成為孩子享受優質教育資源的關鍵因素,這不僅會加重家庭負擔,而且對幼小的孩子也構成了不公平。在優質教育資源短缺的情況下,要慎防幼兒入園也淪入比拼金錢和權勢的‘拼爹游戲’。”張燕認為。
????而記者采訪了解到,目前大量親子班仍然存在,特別是一些公辦幼兒園。
????相關專家認為,在現在全國各級政府都拿出一大批資金投入學前教育,由政府投資改擴建和發展一大批公辦園,應少做錦上添花、多做雪中送炭的事,從一開始就注意投資的平衡問題,注意因辦學條件不平衡引起的“擇園”問題。
????而實際上,高額的贊助費和親子班費用沒有流到老師的工資里,一家公辦園的老師對記者透露,園里統一發的錢都靠上面撥款,一個月4000多元,平時教具都是自己做。“收到的贊助費是全部上交的,再由上面按一定比例撥款。”
????“我的很多同事已經為孩子準備了十幾萬的學前教育基金了,可上完這一階段,小學呢?小升初呢?這什么時候是個頭兒啊?”劉新義苦笑著說。
(編輯: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