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公祠浮粟泉照壁上刻有一副對聯:“泉飛藻思;云散清襟”,是因東坡遺跡感發而作。蘇東坡離開雙泉,經澄邁、臨高而達昌化軍,時間是紹圣四年(1097)七月二日,他和蘇過寄居在破舊的官房倫江驛中?,F在的五公祠浮粟泉照壁上刻有一副對聯:“泉飛藻思;云散清襟。
五公祠浮粟泉照壁上刻有一副對聯:“泉飛藻思;云散清襟”,是因東坡遺跡感發而作。因為是用古篆書成,所以大部分人都無法辨認。
文/本刊特約撰稿 李景新 圖/海南日報記者 李幸璜
(上接B4版)
三年之后,蘇東坡要離開海南島了,他的身影又出現在雙泉之畔。故地重游,他發現泉上建起了漂亮的亭子,亭額是空著的。瓊州太守陸公相陪,請他為亭子命名。蘇老先生揮毫題下“泂酌”二字,作為亭名,又作了一首意味深長的四言詩,以作紀念。詩云:
“泂酌彼兩泉,挹彼注茲。一瓶之中,有澠有淄。以瀹以烹,眾喊莫齊。自江徂海,浩然無私。豈弟君子,江海是儀。既味我泉,亦嚌我詩。”
他告訴人們,不要僅僅只是飲用這清泉,更重要的是要從清泉中品出真味來,這真味就藏在這首簡短的詩之中,所以既要品味我這泉水,也要品味我這詩句。這首詩很像《詩經》中的一首詩,那首詩是說能夠愛護百姓,百姓才會愛戴你,其中一章寫道: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茲,可以濯罍。豈弟君子,民之攸歸
蘇東坡接手過來,應該有告誡包括陸公在內的官員應該如何做一個好官的意思。事實上詩中的含義更豐富了。眾喊莫齊,是說人的口味不同,對水的評價自然有所不同。但不管怎樣,水的品德是不變的,自江徂海,浩然無私,這才最為重要。他告訴人們要學習水的浩然無私的品德。我不能肯定蘇東坡有沒有把自己的品德隱喻進去,但讀者一定會想到這便是蘇東坡的品德了。
?
?
相關鏈接:
??谖骞糁T亭:憶古觀景? 海南特色烹飪——煠
??谖骞糁T亭: 憶古觀景好去處
挖掘歷史文化內涵 五公祠投1.5億元打造5A景區
海口計劃提升改造五公祠 投1.5億元打造5A景區[圖]
?
九死南荒吾不恨
茲游奇絕冠平生
蘇東坡在海南的故事主要發生在昌化軍,也就是儋州,也稱儋耳。
蘇東坡離開雙泉,經澄邁、臨高而達昌化軍,時間是紹圣四年(1097)七月二日,他和蘇過寄居在破舊的官房倫江驛中。次年四月,章惇的爪牙把他驅逐出去,他在眾人的幫助下很快在城西的一片桄榔林中建起了幾間房子,這便是著名的桄榔庵了。從此,他老人家在桄榔庵中一直住到元符三年(1100)六月,接到北歸誥命之后才依依不舍地告別了儋耳人民。
初到儋耳之時,蘇東坡的感覺是到了一個非人所居之地。晚年再度貶謫的打擊以及海南自然人文所給予的巨大反差,使蘇東坡的心情非常低落,無邊的孤獨和落寞包抄而來。但是,如果讓這種低落和痛苦永遠延續下去,那也就不是蘇東坡了,他很快做出了調節。他認真地與大隱士陶淵明唱和,與海峽對岸的弟弟子由互通書信和贈詩,經常在寺廟、道觀和村徑市街上轉悠,和當地人交往,他的心靈漸漸平靜下來。至少在紹圣四年的十一月,他與軍使張中一起到黎子云家中喝酒,促成載酒堂的建立,可以看出他已經差不多融入了所在環境,心靈走出了低谷。之后的儋耳生活,雖然還是經常無法擺脫生活艱辛的困擾,心情也不是沒有任何波蕩,但他大體上是在一個超脫而愉快的精神狀態下度過了。
不管如何,蘇東坡用三年的生命體驗了海南島上的一切。他到達大宋領土最南部的孤島,他欣賞了熱帶最奇妙的自然風光,他吃盡了物質困乏和精神孤寂的苦頭,他經常無米無肉無糖無冰無炭無紙無筆無酒,他體察了當地百姓的落后和艱苦,體味了他們的熱情和淳樸,他有更多的時間參禪悟道,冥思物理人生,他經歷了許許多多有趣的事情,他留下了許多墨跡,他和完了陶淵明詩,完成了名山事業《書傳》的著述,他聽懂了黎人的語言,他把用于讀書的東坡口音留給了學子們,他看到了重農知禮的風氣漸漸形成,他在學生姜唐佐等人的身上看到了海南文化教育的希望,這里有高大健壯的椰子樹、清新秀麗的檳榔樹、鮮
艷奪目的刺桐和木棉花,有村頭的斜陽,有城南的荷塘,有城北的倫江,有天慶觀的乳泉,有倫江驛的風雨,有桄榔庵鄰舍兒童的讀書聲,有充滿歡歌笑語的載酒堂,有清凈的楊道士息軒,有門前的蔬圃、黎人的濁酒和吉貝,有簡單而美味的牡蠣肉、玉糝羹和姜粥,有熱情好客的黎家兄弟,有風情猶存的老符秀才,有大耳朵的吳老頭,有義士趙夢得和一群可愛的青年,軍史張中留下永久的友誼,奇人吳復古兩度留下前來探望的足跡,美麗的五色雀光臨相娛,他把海南最好的禮物沉香山子寄給弟弟作壽禮,得到十八大阿羅漢畫像,恭書了《金剛經》送給慧上人,他把采集的草藥拿去為百姓排解傷病的痛苦,他閉門寂坐,孤身步月,靜坐觀棋,與兒子郊游,帶著愛犬烏嘴到處閑逛,與任何人開玩笑,同朋友分享飲酒、品茶的樂趣,看兒子寫詩作畫,接受北方親友的饋贈,回信,造墨,釀酒……總之,這兒有他的寂寞、惆悵、憂愁甚至恐懼,也有他過去從未經歷過的舒適、愜意、歡樂和自得。他曾經對北歸產生了絕望,終究還是踏上了回歸的征程。他日日盼望著能搭上返回的白帆,卻突然產生了留戀之情。三年的時光使他的歷程增添了任何其他地方都無法品嘗的生命體驗。從這個意義上想想,還有什么可怨恨的呢?所以當真的要永遠離開這片熱土的時候,他由衷地唱出在海南島上最后也最驚人的兩句詩:“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p>
海南島給了蘇老先生無比奇絕的感受,蘇老先生更給予海南以深遠的影響。他沒有以一個政府官員的身份做過一件具有功業意義的事情,卻做出了政府官員們無法做出的偉大功業。他除了完成學術巨著《書傳》之外,還留下了大量的文字,流傳至今的尚有三百篇左右,其中包括一百多篇美麗的詩詞,五篇賦,七十多篇雜記和題跋,四十多篇書信,十多篇史論,還有銘、頌、寓言、對聯、祭文若干,有五件墨跡或拓片在書法史上永存。這些作品在海南文化史上就像酵母一樣發揮著不可思議的作用。他苦心勸農、提倡文化教育、改變落后觀念,對推動海南的歷史進程比其他歷史人物產生了更加巨大的意義。戴肇辰的一段話代表著史家和海南人民的評價:“宋蘇文公之謫居儋耳,講學明道,教化日興,瓊州人文之盛,實自公啟之?!睔v史沒有假設,但是我們還是會說,如果沒有蘇東坡的到來,海南的文明進程也許要改寫。
泉飛藻思,云散清襟
蘇東坡走了,他在幾天風雨過后的
一個月色澄明之夜,從??诒卑兜哪硞€港口出發,連同那一片白帆消失在夜色之中。他給海南留下的話題太多了。現在,我們在五公祠史話的語境下,還是再回到雙泉吧。
雙泉相去咫尺,同時被偉人蘇東坡發現,帶有傳奇色彩的“指鑿雙泉”的故事長期在老百姓口頭流傳,但是由于水味有別,它們后來的命運發生了很大變化。其中一泉,水味甘甜,汲者不斷,近千年來不增不溢,完好保存至今,這就是五公祠內有“海南第一泉”美譽的浮粟泉。另一泉雖水清而味不及,后遂無問津者,日久而堙沒,至清代乾隆時瓊州知府葉汝蘭于該泉遺址建洗心亭,遂有“洗心泉”之名,泉水卻早已不復存在。所謂“雙泉”者,實際就只有一泉了。
現在的五公祠浮粟泉照壁上刻有一副對聯:“泉飛藻思;云散清襟?!币驗槭怯霉抛瓡?,所以大部分人都無法辨認,不獨一般的游客,就是正規的文獻書籍,也認錯了一個字,把“清”字記成了“流”字。許多年前我前往游觀,久久坐在泉邊,看著對聯,體驗泉水之凜冽,玩味對聯之韻味。藻思者,豐富的文思也,上聯謂臨泉而文心飛動也;清者,清涼也,清幽也,清高也,下聯謂觀云而清涼入懷,而幽懷消散,而胸襟清悠也。僅僅八個字,文約意豐,意境悠遠。我們很難判斷對聯作者曾受過蘇東坡的多少影響,然此聯確實是因東坡遺跡感發而成,風格又與東坡那清雅瀟灑的神韻相接。我們可以想見,對聯作者流連于蘇泉之側,味之水而觀乎云,遙想蘇子而神思飛動的樣子,是多么可愛。其實不獨對聯的作者,任何一個具有情調的人,當臨泉懷古之時,誰能不產生異樣的感覺、獲得感發的力量呢?
更有意思的是,另一個早已堙沒的洗心泉卻也毫不遜色。乾隆五十八年的夏秋之交,知府葉汝蘭突發奇想,要為不復存在的古泉建座“洗心亭”,看似太過浪漫,實是耐人尋味。這個味,葉汝蘭并沒有點破,又過了一百多年之后,瓊崖道臺朱為潮才用一副對聯表達出來:“一水可曾將耳洗,纖塵斷不上心來。”我們把上、下聯的意象合起來,再結合東坡所發現的這個因水味不甘而被冷落、終于不復存在的清泉,思思想想,這味便出來了。倘若通過洗耳,而使心地一塵不染,這豈不是最可貴的泉水嗎?只可惜人們已經不可能再見到此泉了,上聯的“可曾”二字,正流露了這種淡淡的遺憾。不過實質性的洗心,并不在于真的要用具體的清水去洗。有東坡那樣的高風亮節,有東坡那樣的曠達風神,有東坡那樣的如精金美玉般的詩文書畫,滌心蕩腑,消盡塵埃,水之枯竭,又何憾之有?
五公祠史話
?
相關鏈接:
??谖骞糁T亭:憶古觀景?海南特色烹飪——煠
??谖骞糁T亭: 憶古觀景好去處
挖掘歷史文化內涵 五公祠投1.5億元打造5A景區
海口計劃提升改造五公祠 投1.5億元打造5A景區[圖]
?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诰W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