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 
    您當前的位置 : 教育>教育新聞>
    1萬5報12個興趣班 當心暑假孩子“情緒感冒”
    來源:人口導報  作者:  時間:2012-07-16 18:16:09

    一年一度的暑假生活開始了,暑假是孩子們的一個重要調整期,在緊張學習一個學期后,利用這段時間使疲憊的身心得到休息。然而,對于不少中小學生來說,他們的暑假未必能獲得快樂的體驗。假期各種補習班、缺少與父母的溝通、沒有一起玩樂的伙伴等等,這些都讓他們很糾結。因此,暑假反而成了中小學生心理危機的高發期。

    “中國式暑假”令孩子身心俱疲

    一條內容為“美國小學生暑假要做的100件事”的帖子最近在微博上廣為流傳,用中英文雙語列出的100個選項中,包括“開睡衣晚會、去野營、去遠航、去探索基地、去旅行、去拜訪別人、去圖書館、烤餅干、帶著微笑做家務、寫首詩、做個藝術品……”其中第100條是:玩得開心!這條帖子真假莫辨、出處不明,卻獲得了眾多轉發和評論,網友們無非借它抒發感慨,正如帖子中的一句追問:“我們的孩子在忙啥?”其實發問的網友心里大概都清楚,我們的許多孩子正為“中國式暑假”忙碌呢。

    其實早在放假前,不少家長就忙著張羅孩子的各種“班”了。英語班、奧數班、書法班、舞蹈班……有的家長一下子給孩子報了好幾個。對許多家長來說,暑假意味著抓緊時間為下學期做充分的知識準備,或者讓孩子掌握一門技藝。于是,各種培訓班、補習班、學習班、興趣班迎來了“黃金期”,它們嘹亮地吹響了暑期“集結號”。8歲的女孩圓圓在暑假每天要上4個培訓班,忙碌得跟小蜜蜂一樣,連玩耍的時間都沒有了。圓圓委屈地說:這根本不是暑假,這就是“第三學期”,比上學還累呢。除了完成學校布置的作業,還得參加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孩子像一棵可憐巴巴的小苗兒,任憑家長一廂情愿地拔苗助長,也不管孩子是不是吃得消。

    這樣的暑假,讓孩子身心俱疲,有媒體報道,父母花1.5萬元報了12個興趣班,令7歲女孩怡怡“崩潰”了,經常用頭、手撞墻。嚇壞了的父母只好帶她到醫院接受心理治療。

    健康的身心比學習更重要

    目前社會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缺乏足夠的重視,現在的學校和家長更多關注孩子的成績,而對孩子的學業負擔過重、人際交往障礙、個人情感、心理需求等心理問題容易忽視,而且很多家長平(微博)時缺乏與孩子的溝通交流,往往不能及時發現并制止青少年心理危機的發生,因此釀成了一些不應該發生的悲劇。心理專家 提醒,家長除了關心孩子的暑假 作 業外,還要從孩子的全面健康成長出發,尤其關注他們的心理需求,做好“向導”,給予“撫慰”。

    國家心理咨詢師孔玉娟認為:“放假意味著休整,意味著查漏補缺,意味著養精蓄銳。它不僅僅體現在學習上,更重要的是體現在身體上和心理上。因為學習成績的提高是很多因素構成的。在很多人看來,時間是最重要的,只要孩子懂得抓緊時間就可以了。其實不然,成績雖然與時間成正比,同時還取決于學習的方法與技巧,即學習效率;但最重要的還是學習狀態,狀態包括身體、心理兩個方面。”

    沒有良好的身體,就沒有旺盛的精力,更談不上高效的學習。孔老師說,暑假安排適度適量的體育運動,調整好生活節律,加強體能訓練是十分重要的。例如:打球、跑步、散步、游泳、郊游等。這樣不但可以緩解孩子一學期以來的學習壓力,也可以合理地宣泄情緒。

    暑假是架起親子關系橋梁的最佳時機

    心理專家提醒,關注孩子心理成長是家長刻不容緩的責任,作為家長,要關注孩子喜怒哀樂的緣由,多進行親子交流。而且,孩子學習動力的激發也源于心理潛能的挖掘。只有了解孩子的心理成長過程,掌握了心理發展規律,才能真正走進孩子的心靈,才能有效地與孩子溝通。親子關系融洽了,許多問題可以迎刃而解,而假期正是架起親子關系橋梁的最佳時機。

    在多數人看來,在暑假,家長應有更多的時間陪自己的孩子。然而調查發現,許多父母很少有時間和孩子進行正常的溝通。雖然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希望在假期中和父母一起出去旅游,可是調查中只有12%的孩子有這樣的機會。98%的孩子表示,主要從報紙、電視和網絡等渠道了解信息,而通過與父母或他人交談獲取信息的僅占2%。多數中小學生表示父母只會幫他們燒飯、洗衣服,即使偶爾聊天,內容大多還是有關學習的。心理專家特別提醒,如果長期讓孩子獨自在家或者不顧孩子的感受一味地讓其上各類補習班,孩子很容易患孤僻、憂郁、自閉等心理疾病。

    心理專家建議,家長應當是孩子的親密伙伴,尤其在暑假期間,家長要盡量多抽出一些時間,與孩子一起聊聊天,一起游泳、郊游、爬山、欣賞音樂、制作手工作品……這樣既可以豐富孩子的閱歷,增長見識,愉悅身心,又可以密切親子關系,使家庭生活更加融洽和睦,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長。

    (編輯:童言)

    網友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