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 
    您當前的位置 : 教育>教育新聞>
    走讀生為省7元步行3小時 大學畢業回村當赤腳醫生
    來源:重慶晚報   作者:  時間:2012-08-30 15:38:00

    ????人物概況  向密,18歲,家住大足區萬古鎮大雄村。她父親身體不好,一直在云南打工;母親在鎮上餐館打工,每月工資八九百元。今年高考,向密以610分的成績被中南大學預防醫學類專業錄取。

      38區縣選出35個

      勵志哥勵志姐

      開學第一課

      聽聽他們怎么說

      開學季即將到來,昨天下午,重慶首屆高校新生青春勵志高峰論壇大型公益活動在重慶大學沙坪壩校區A區舉行。據統計,此次從我市38個區縣選出的35名勵志大學新生,分別有“勵志哥”11名、“勵志姐”24名。其中,有13名學子的高考分數達到600分以上。

      昨天現場,青春勵志學生代表肖婭蘭、向密、劉文林三位同學給大家講述了自己的勵志故事,堪稱大學新生們的勵志“開學第一課”。

      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相信未來,熱愛生命。

      我會像向日葵那樣揚起笑臉燦爛熱烈地活下去,用執著和愛去燃燒生命,用星星點點的光輝為別人照亮一點前行的路,用微不足道的行動向世間獻出一份自己的愛心,以此來回報在成長道路上給予我關愛和幫助的所有人。

      為省7元錢步行3小時,她說是成長催化劑

      畢業回村當赤腳醫生

      向密來自大足區萬古鎮大雄村一個普通家庭。父親身體不好,一個月常常只能工作10來天。母親在鎮上餐館打工,八九百元的工資成了家里主要的經濟收入。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向密有一個大一歲的表姐,從小到大,她幾乎是穿表姐的衣服度過。昨天演講時穿的白色T恤加淺藍牛仔褲,是她唯一一套正裝。“白色T恤是中學校服,凡是出席重要場合,我都會穿這件T恤。”

      初三那年,家里的老屋垮了,母親借債數萬元重修房屋。看著恨不得把一分錢掰成兩半用的母親,向密決定用自己的方式省錢。

      從萬古鎮到學校所在的大足區,客車要經過大堡、石馬、登云三個站點,全程票價8元。不過,每個站點之間收費又不一樣。向密鉆研起學校到家的路,發現步行加乘車最省錢。“上學時,先從萬古走到大堡,在那里,只花5元錢就能坐到大足,能省3元。”向密說,回家時,則先從大足走到登云,這樣,只花4元錢就能坐到萬古。“來回一趟,步行三個小時,能節約7元錢。

      走路累不累,心里苦不苦?向密說,每一次步行都會讓她心中涌起小小的滿足感。“每一分錢對我來說都很重要,一塊錢值兩個雞蛋,值兩個饅頭,夠我兩天的早餐。”

      除了省車費,向密連參考書的費用也要省。一本英語參考書通常40元錢,為了省下這筆錢,她選擇借同學的英語參考書來抄寫,“總共抄了整整4個筆記本。”

      向密愛笑,還有一副好嗓子,念得一口流利的英語。“從初中接觸英語,我就喜歡上了這門學科,最喜歡在家里大聲背誦英語課文。”向密說,讀英語,就像是聽自己在唱歌。不過,深愛英語的向密填考志愿時并沒有填寫英語專業,而是填報了醫學類專業。“我愛英語,但我的理想是當醫生。”

      向密很瘦弱,從小身體不好,曾經一年四季都要生病。春天出疹子,冬天患感冒,“這讓我覺得健康對人是第一重要的。”向密說,鎮上有好幾個診所,但她發現只有一個診所生意最好。“媽媽告訴我,這是因為,這個診所的收費比別的便宜幾塊錢。”向密回憶,聽到這里,我下定決心要當一名醫生。“等我練好技術,我會再回到村,為村民看病,當個赤腳醫生。”

      新聞面對面

      假期想學手語支教

      重慶晚報記者:進了大學后最想做什么?

      向密:除了專業,我最想學的是手語,然后在假期去支教。我覺得手語好美麗,它打開了聾啞人的無聲世界,得以和外界溝通。邰麗華的《千手觀音》讓我覺得好震撼,我希望能夠免費學會手語,不僅去教聾啞人,也要教會正常人,讓更多的聾啞人走出無聲世界。

      重慶晚報記者:你的學費有著落了嗎?

      向密:前兩天我剛去辦了生源地貸款,開學可以應付過去了。我始終記得媽媽對我說過的話,沒有邁不過去的坎,將大困難一步步分解成小困難,我向前走一步,困難就會小一點,一切都會有辦法的。

      重慶晚報記者:克服困難時,支撐你的信念是什么?

      向密:有些事或許別人看來是磨難,是辛酸,但我認為,換一個角度看,未必不是成長的催化劑。我始終相信只有積極樂觀的心態才能創造美好生活,我要一直都帶微笑去面對我的生活,擁抱未來。(記者周小平 羅靜 見習記者 陳思)

    (編輯:童言)

    網友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