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今年36歲的余婷,200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從華中師范大學畢業。2007年,懷揣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她進入??谑薪鸨P實驗學校擔任數學教師,現任學校初中數學組組長,因其做事嚴謹、雷厲風行,學生們給她起了一個親切昵稱——“余哥”。

    教育部談隨遷子女高考:要有條件準入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2-09-06 17:22

      教育部長袁貴仁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2年9月6日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教育部部長袁貴仁介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頒布實施兩年來教育改革發展情況,并答記者問。以下是部分實錄:

      鳳凰衛視:

      袁部長您好,我們知道目前中國內地有很多省市在高考錄取比例上存在一定的差距,我想問目前教育部門在解決改善這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另外我想延展一下,目前內地也有很多民間力量,他們呼吁希望能夠取消在中高考戶籍方面的限制,您覺得在實現這一點上目前存在哪些方面的難度和阻力,而且對于這種民間的呼聲教育部門怎么看待?

      袁貴仁:

      在各項改革中,高考改革是最復雜、最敏感的一件事,因為它對上涉及到高校人才的選拔,對下它是基礎教育的導向。因此,如何解決高考的改革,這是我們非常重視和謹慎的一件事情,因為它確確實實涉及到千家萬戶,涉及到每個孩子的前途。

      剛才你提到高考錄取比例不一樣,由于我們國家經濟發展水平不一和高校布局的影響,因此我們各地高校錄取率在一定時期內存在比較大的差距。我出生在發達的省份,考大學的機率可能是80%。我在一個貧困的省份,省里教育投入少,學校又少,我可能有40%的機率,我們認為這是應當解決的,我們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應當享有同等的入學機會。

      這幾年來我們充分注意到這個問題,也重視了這個問題,采取了一些舉措,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為這些高等教育欠發達的省份新增招生指標。因為現在高校擴招的事情已經過去了,但每年還保持1%多的增長幅度,在1999年擴招之前,當時毛入學率很低,只有7%多。今年我們的毛入學率是26.9%。這里面還有一些空間,這個空間就從現在的26.9%-40%,這十幾個點,其中有十個點會自然解決,就會把毛入學率提上來,就是因為學齡人口減少,即使不擴大規模,整個毛入學率也會提高,大約提高到36左右,我們只差4、5個點,這4、5個點主要解決高等教育欠發達的省份的指標,增量往民辦教育投、職業教育投、中外合作辦學投,普通高校、發達地區原則上維持現在的規模。因此我們每年要增加一些指標投到中西部這些生源大省,提高他的入學機會。

      袁貴仁:

      二是實施協作計劃。把指標不是給這個省,而是給發達的省,你招學生還是這些數,一定是招中西部的學生,我們最早用2萬、5萬、10萬,今年擴大到17萬,有17萬個欠發達省的學生到東部和發達地區上學,由于這些地方辦學資源比較豐富,他們除了招本省學生之外,還要帶動這些教育欠發達的省份。今年我們向河南、貴州等八個省傾斜,17萬學生主要是解決這八個省的問題,升學率比較低的。

      今年我們采取了新舉措,現在大學錄取率逐步改善了,現在問題是,貧困地區上了學,但是上的學校質量比較差,都是上的???、高職,上不了本科或者更好的學校,今年采取了一個辦法,安排了1萬名招生指標,給連片特困地區680個貧困縣,投給他們,擴大他們一本學生的錄取。對680個縣,1萬名額下去以后,今年當地本科錄取率提高了10個點,在縮小數量差距的同時,我們在努力縮小質量的差距。經過大概近十年的努力,今年全國錄取率最低的省份和全國的平均錄取率已經相差不大了,各省錄取率差距在明顯縮小。

      我們相信,按照現有的政策,會讓各地的考生滿意,機會不可能是完全一樣的,但是是基本差不多的。今后我們想繼續堅持這個方向,將通過合理的編制招生計劃,擴大有關項目實施的規模,特別是增加中西部優質高等教育資源,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里專門有一個項目叫中西部高校振興計劃,就是強化他們自身接收學生、培養學生的能力,這些多措并舉會進一步促進全中國所有考生入學機會的公平。這個問題現在得到了明顯緩解,有了很大進展,當然還需要進一步努力。

      袁貴仁:

      大家都知道,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現在城鎮化率大概是51%,也隨著工業化的發展,出現了進城務工人員現在是2.45億,他們的子女相當一部分在接受義務教育,這些義務教育的學生無非是兩個出路,一是隨著父母走,叫做隨遷子女。二是留在家里的留守兒童,一個是2000多萬,一個是1000多萬。由于進城務工人員不是今天才出現的現象,這是在任何國家城鎮化過程中、工業化過程中都會出現的問題。

      在2003年的時候,國務院提出了“兩為主”,怎么解決跟隨父母進城務工的這些孩子的義務教育問題?“兩為主”以流入地管理為主,以公辦學校為主。以公辦學校為主。目前的狀況大概是,留守兒童進城務工人員的隨遷子女79.4%是在公辦學校就讀,還有10%多是在政府購買扶持的民辦學校就讀,大概還剩3%是由進城務工人員自己組成的民辦學校上學。應當說現在初步解決了隨遷子女在城市接受義務教育的問題。我說初步解決,因為他是經常流動的,這部分解決了,另外又來一部分,所以還不可能一下就解決,現在還會有這個問題,應當說政策是明確的,責任是清楚的?,F在的問題是,2003年出臺的文件允許隨遷子女在義務學校就讀,現在十年過去了,當年接受義務教育的孩子開始要考高中、考大學了,這個問題就是一個客觀的、不能回避的現實問題。

      袁貴仁: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育部會同有關部門經過深入調研,起草了一個文件,2012年8月30號,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這個文件,文件是關于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接受義務教育之后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的辦法。這個文件有三點:一是要積極解決。也就是說,我們要正視這個問題的存在,要正視解決這個問題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因為它確確實實涉及到一部分群體的利益,要把它擺上重要的議事日程,文件規定,各地在年底前要出臺解決的辦法。國務院解決義務教育的文件是要“兩為主”的原則,具體怎么解決,由各地根據情況來解決。解決高考問題也是這樣。

      二是要有條件準入。首先家長要符合條件,學生還要符合條件。家長基本條件是,你在地方有穩定的工作,有穩定的住所,有穩定的收入,并且交了各種保險,你是這個地方的常住人口,盡管你不是戶籍人口。學生本人條件是,這個學生有可能在這里學了小學、初中、高中,也可能只是高中才來,也可能高中三年都在這里,也有可能高中一年在這里,因此各地會根據實際情況,什么樣的學生跟我的本地生是一樣的。還有一個是城市條件,這個城市發展需不需要這個行業,需不需要這個群體,我這個城市能發展到多大規模,不是說城市越大越好,要根據他的發展需要和承載能力,根據這三個條件,各地提出具體的解決辦法。

      袁貴仁:

      三是因地制宜。流入地多的省份要出臺這樣的文件,你在外地務工,孩子的上學怎么解決。由于各地的狀況不一樣,因此解決隨遷子女在當地升學考試的辦法也不一樣,所以我們要求各地根據流入地的具體狀況,制定具體的辦法,提出具體的條件。在我們發布會的同時,教育部正在和各省協商怎么落實國辦轉發這個文件。我們現在的態度是,積極推動落實國辦轉發這個文件,確保符合條件學生的合法權益,同時也要防止高考移民。我們正在指導和協調各地盡快出臺工作的方案,這是關于高考的兩個問題。謝謝!

    ?

    ?

    ?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來源: 中國網] [作者:王佳寧] [編輯:韓靜] 
    ?

    網友回帖

    ??谛阌^將新增3所學校 今年底完成項目前期工作
    今年??谥行W新生入戶調查比例下降
    海南高職(??疲┡叫兄驹竿稒n分數線出爐
    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2018屆音樂表演班的11名大學生用17種語言翻唱的歌曲《帶你去旅行》。
      對于高三的同學們來說,距離2018年高考僅剩12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