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今年36歲的余婷,200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從華中師范大學畢業。2007年,懷揣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她進入海口市金盤實驗學校擔任數學教師,現任學校初中數學組組長,因其做事嚴謹、雷厲風行,學生們給她起了一個親切昵稱——“余哥”。

    海口市福利院老師 19年堅守為孩子撐起一片天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2-10-09 08:43

      海口網10月8日消息(記者任錦雯)“中秋”“國慶”這些節日對很多家庭來說都是合家歡聚或者出行旅游的美好時光,但對于海口市福利院的很多護工和老師來說,這些本該休息的日子卻并不輕松。因為工作的特殊性,他們不能放下福利院的孩子們,有些護工甚至連中秋節都要守在福利院照顧孩子。他們用自己節日的犧牲和付出,承擔起了社會的責任,為福利院的孩子們撐起了一片幸福的藍天。

      女老師19年守望福利院孩子

      10月7日中午,記者來到海口市社會福利院,看到了正在帶孩子們吃飯的陳陸梅。只見這個皮膚黑黑、頭發花白的中年女子正耐心地給每一個孩子打飯安排座位。陳陸梅是海口市福利院的一名普通教師,在福利院工作的19年來,雖然每天都為孩子們操心付出,但在陳陸梅的心里能守望著孩子們一天天長大,一步步走上正常的人生軌道,也是她自己的幸福。

      中午帶孩子們吃完飯,陳陸梅來到三樓辦公室。小小的辦公室坐滿了高高矮矮的孩子們。看到陳老師進來大家都親昵地靠了過來。陳陸梅從電視機柜的抽屜里面拿出一疊錢和一本名冊,開始給一些比較大的孩子們分發。原來有些大一點的孩子現在在技校讀書,每周陳陸梅還要給孩子們發在學校的伙食費。“這周要用功啊。”“夠不夠,是不是這個禮拜會缺。”一聲聲叮囑問候,那種淳樸的真實仿佛是一個母親和自己兒女的對話。

      不是生母卻勝似親人。在福利院工作19年的陳陸梅告訴記者,很多孩子都是她看著長大的。從襁褓中的嬰兒,到現在一個個亭亭玉立英姿颯爽,陳陸梅在這些孩子身上傾注了自己的心血,然而年近50的她卻沒有一個自己的孩子。陳陸梅對記者說:“大家小家都是家,福利院的孩子們就像是我親生的一樣,我沒什么不滿足的。”

      護工不分晝夜照顧新生嬰兒

      福利院的每一位老師和護工都與陳陸梅有著同樣的感受。在一樓的嬰兒護理室,記者看到了正在給嬰兒喂奶的王阿姨。她告訴記者手里的這個嬰兒母親吸毒早產,13日才滿月。“別看他現在粉嫩可愛,剛來福利院的時候,渾身瘦得皮包骨頭,必須24小時照看著。”王阿姨說,“這些孩子們太可憐了,我一把年紀退休了,只想給自己的心找點寄托,老了還能為社會做點事情,我覺得自己活得很有價值,而這種價值不是金錢能夠衡量的。”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來源: 海口晚報] [作者:任錦雯] [編輯:韓靜] 

    網友回帖

    海口秀英區將新增3所學校 今年底完成項目前期工作
    今年海口中小學新生入戶調查比例下降
    海南高職(專科)批平行志愿投檔分數線出爐
    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2018屆音樂表演班的11名大學生用17種語言翻唱的歌曲《帶你去旅行》。
      對于高三的同學們來說,距離2018年高考僅剩12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