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瓊臺曲藝
    海南“瓊劇義工”鄭心伶:不求回報傳承瓊劇
    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宋國強 時間:2012-11-05 15:20:53 星期一

      首演前鄭心伶專注地看著文昌瓊劇團演員們的彩排,有幾多感慨。海南日報記者 宋國強 攝

     ? 海南文昌瓊劇26年未“發聲”

      文昌,素稱“偃武修文”的鐘靈福地,文昌者,文運昌隆也。舊縣志對文昌的“風俗”就有記載:“習禮義之教,有華夏之風”、“文風甲于他邑”。

      2009年,鄭心伶從廣州回到家鄉,一位朋友半開玩笑地問他:“鄭教授啊,文昌人總說自己木用(意為文昌人自信,自強),但是你木用到沒戲唱,到底木用在哪?”

      事實上,作為本土文化靈魂的瓊劇,在文昌已經整整26年沒有自己的劇團“發聲”了。

      瓊劇原稱“土戲”,形成于元朝,于明末清初吸收閩南西、徽調、昆腔、潮州正音戲等逐漸形成一個地方劇種。后期受新文化運動影響,文昌瓊劇以倡導文明戲、時裝戲、現代戲為主,聞名全島。1960年,原文昌瓊劇團成立,曾被譽為“瓊劇一枝花”,由于受市場沖擊,1987年后漸漸淹沒。

      “這句話相當于文昌話中一句最‘毒’的話——你木用,但你木用到‘沒褲籠(文昌話:小褲)穿’!”鄭心伶深感,是時候為家鄉的文化做點事了。朋友的這句玩笑話觸動了鄭心伶的靈魂,讓這位寫作者想強烈地發出振興文昌瓊劇的強音。

      此前,他牽頭成立了海南文昌文化研究會,先后出版10多本關于文昌文化的叢書,但并沒有引起普通百姓的關注。他意識到,“陽春白雪”必須與“下里巴人”融合、齊放,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文化民生”。

      于是,鄭心伶向海南省文昌市遞交了文昌瓊劇團成立的相關報告,得到了大力支持。去年6月22日,文昌瓊劇團掛牌成立。

     

    (編輯:韓靜)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