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根火柴擺成兩個菱形,只能動其中兩根火柴,如何將兩個菱形變成一個菱形?這些奇怪的數學題目,近日在網上熱傳,并引起巨大爭議。記者探訪發現,此類題目在奧數培訓中比較多見。
教學陰題引吐槽無數
“如何將兩個菱形變成一個菱形”的題目,出自一家網絡教學網站。在名為“小學數學同步滿分班例題講解”的視頻中,一位自稱姓崔的男老師站在屏幕前,眉飛色舞地講解了如何將這道題破解:移動其中一個菱形的下部兩根火柴,將其改成“1”和“個”兩個字,連起來讀就是“1個◇”。給出答案時,崔老師自己都忍不住嘿嘿笑了一聲。
該題目很快被數十萬網友評論、轉發,許多網民留言稱出題者太過“陰險”,也有部分人認為可訓練孩子的思維能力。一位網友寫道:她心血來潮看了兒子做的一道培優題:有三組數字,分別是(1、3、7、8);(2、4、6);(5、9),每組數字都因一個共同規律而歸為一組,請說出規律。答案令人大跌眼鏡:(1、3、7、8)讀音都是一聲;(2、4、6)是四聲;(5、9)是三聲。
昨日,記者隨機采訪了幾名小學生及家長,他們均表示此類題目在奧數培訓中比較多見。比如一道針對小學生的奧數題為:一個奇怪的動物莊園里住著貓和狗,狗比貓多180只。有20% 的狗錯認為自己是貓;有20% 的貓錯認為自己是狗。在所有的貓和狗中,有32%認為自己是貓,那么狗有多少只?家長王女士認為,這樣的題目對于小學生過怪過難。
?陰題加重負擔無益學習
此類讓孩子為難、家長發怵、大學生撓頭的“陰題”,真的像宣傳中的那樣“可以鍛煉思維開發智力”嗎?從事多年教學工作的武昌積玉橋學校校長祝正洲認為,學生若是為了好玩,看看這樣的題目未嘗不可,但拿來學習思考就不合適了。因為中小學生尚處于心智不斷發育階段,認知和邏輯思維能力還比較稚嫩,常做“陰題”可能導致學生愛鉆牛角尖,影響正常的解題思路。
奧數金牌教練、華師一附中特級教師殷希群更是炮轟“陰題”,“以我30多年的教學經驗看,這樣的題目不僅不能益智,也不能鍛煉思維、創新能力,同時浪費了學生的時間,增加了學習負擔?!彼硎?,可以訓練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題目應該是“情境新、設問新、立意新”,而不是“怪答案”?! ?/p>(編輯:鄭克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