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7日,山西臨汾“綠色港灣”紅絲帶學校初中班的孩子們在上課。新華社記者?武敵?攝
山西臨汾“綠色港灣”紅絲帶學校,生活著23名艾滋病患兒,學校為他們提供免費治療和教育。學校于2011年12月1日正式掛牌成立,成為我國目前唯一一所艾滋病患兒學校。這些孩子大多是由母嬰傳播而感染艾滋病。目前該校有老師9名,學生23名,其中小學生6名,初中生17名。學校為他們開設了語文、數學、英語、體育以及心理等多項課程。

圖為11月27日,山西臨汾“綠色港灣”紅絲帶學校,孩子們制作的手工作品“藥盒城堡”。新華社記者?武敵?攝
山西臨汾“綠色港灣”紅絲帶學校,生活著23名艾滋病患兒,學校為他們提供免費治療和教育。學校于2011年12月1日正式掛牌成立,成為我國目前唯一一所艾滋病患兒學校。這些孩子大多是由母嬰傳播而感染艾滋病。目前該校有老師9名,學生23名,其中小學生6名,初中生17名。學校為他們開設了語文、數學、英語、體育以及心理等多項課程。

11月27日,山西臨汾“綠色港灣”紅絲帶學校,孩子們在上體育課。新華社記者?武敵?攝
山西臨汾“綠色港灣”紅絲帶學校,生活著23名艾滋病患兒,學校為他們提供免費治療和教育。學校于2011年12月1日正式掛牌成立,成為我國目前唯一一所艾滋病患兒學校。這些孩子大多是由母嬰傳播而感染艾滋病。目前該校有老師9名,學生23名,其中小學生6名,初中生17名。學校為他們開設了語文、數學、英語、體育以及心理等多項課程。

11月27日,山西臨汾“綠色港灣”紅絲帶學校,孩子們在上計算機課。新華社記者?武敵?攝
山西臨汾“綠色港灣”紅絲帶學校,生活著23名艾滋病患兒,學校為他們提供免費治療和教育。學校于2011年12月1日正式掛牌成立,成為我國目前唯一一所艾滋病患兒學校。這些孩子大多是由母嬰傳播而感染艾滋病。目前該校有老師9名,學生23名,其中小學生6名,初中生17名。學校為他們開設了語文、數學、英語、體育以及心理等多項課程。

11月27日,山西臨汾“綠色港灣”紅絲帶學校,一名孩子在制作千紙鶴。新華社記者?武敵?攝
山西臨汾“綠色港灣”紅絲帶學校,生活著23名艾滋病患兒,學校為他們提供免費治療和教育。學校于2011年12月1日正式掛牌成立,成為我國目前唯一一所艾滋病患兒學校。這些孩子大多是由母嬰傳播而感染艾滋病。目前該校有老師9名,學生23名,其中小學生6名,初中生17名。學校為他們開設了語文、數學、英語、體育以及心理等多項課程。

11月27日,山西臨汾“綠色港灣”紅絲帶學校,孩子們在上課。新華社記者?武敵?攝
山西臨汾“綠色港灣”紅絲帶學校,生活著23名艾滋病患兒,學校為他們提供免費治療和教育。學校于2011年12月1日正式掛牌成立,成為我國目前唯一一所艾滋病患兒學校。這些孩子大多是由母嬰傳播而感染艾滋病。目前該校有老師9名,學生23名,其中小學生6名,初中生17名。學校為他們開設了語文、數學、英語、體育以及心理等多項課程。

圖為2005年11月28日,艾滋病兒童在課堂上舉手搶答老師提問。新華社記者?王廣壯?攝?
山西臨汾“綠色港灣”紅絲帶學校,生活著23名艾滋病患兒,學校為他們提供免費治療和教育。學校于2011年12月1日正式掛牌成立,成為我國目前唯一一所艾滋病患兒學校。這些孩子大多是由母嬰傳播而感染艾滋病。目前該校有老師9名,學生23名,其中小學生6名,初中生17名。學校為他們開設了語文、數學、英語、體育以及心理等多項課程。

資料圖:2006年11月30日,“綠色港灣”紅絲帶小學,一名護士在向艾滋病患兒詢問病情。
山西臨汾“綠色港灣”紅絲帶學校,生活著23名艾滋病患兒,學校為他們提供免費治療和教育。學校于2011年12月1日正式掛牌成立,成為我國目前唯一一所艾滋病患兒學校。這些孩子大多是由母嬰傳播而感染艾滋病。目前該校有老師9名,學生23名,其中小學生6名,初中生17名。學校為他們開設了語文、數學、英語、體育以及心理等多項課程。

資料圖:2006年11月29日,“綠色港灣”紅絲帶小學,幾名艾滋病患兒在課間玩耍。新華社記者?江宏景?攝
山西臨汾“綠色港灣”紅絲帶學校,生活著23名艾滋病患兒,學校為他們提供免費治療和教育。學校于2011年12月1日正式掛牌成立,成為我國目前唯一一所艾滋病患兒學校。這些孩子大多是由母嬰傳播而感染艾滋病。目前該校有老師9名,學生23名,其中小學生6名,初中生17名。學校為他們開設了語文、數學、英語、體育以及心理等多項課程。
(編輯:鄭克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