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2月5日消息(記者 鄭克姍/輯)湖南鳳凰縣學生營養餐“營養”流失一事在輿論的強烈關注下,當地5名相關責任人被免職,鳳凰縣要求財政落實210萬專項經費,以確保3元保營養餐足額用于改善學生營養。但令人憂心的是,一些地方無論是在原料供應、食品安全,還是監管體系上,都沒有看到積極作為的影子,“因地制宜”反而成了懶政的“擋箭牌”。
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是中央善政。“一盒牛奶、一個面包”的營養餐模式,讓中央財政補貼被簡單處置,資金利用的效率大打折扣。地方政府作為學生營養改善行動的主體,有責任做好制度設計,積極探索符合本地實際的實施方案和流程細則,做到標準統一、程序透明、責任明確,促使所轄教育、衛生、財政各部門循章履職,也為追究瀆職失職行為提供依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