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朋友在家里做作業。(資料圖片) 記者莫偉濃 攝
天河一小學“作業綠色通道”實施10個月
今年2月率先在天河區一所小學試水的“作業綠色通道”自實施以來備受關注:一方面,是大家對這一舉動理念的肯定,是對其將小學生“減負”落到實處的贊揚;另一方面,是家長對孩子不做完作業影響成績的擔心。種種難題,讓校方一度受到很大壓力。
如今10個月過去,“作業綠色通道”試行效果究竟如何?使用這個“通道”的學生們成績是否受到了影響?帶著這些問題,近日,記者采訪了學校、老師和家長。
文/記者徐一斐、張丹羊
減負:保證孩子的睡眠時間
“作業綠色通道”是華陽小學彈性作業制度的重要內容,即:學校和家長共同確保孩子每天在21時30分之前完成書面作業;如有特殊情況導致孩子無法寫完作業,家長可以寫紙條或發短信給老師,說明原因,孩子可以不用做完作業,直接去睡覺。
“主要是為了保證孩子有足夠的睡眠。”華陽小學陳副校長介紹,很多學生放學后會參加興趣班,常常20時許才能回到家;如果再趕工做作業,熬夜到23時也不少見;21時30分后可以不做作業了,學生一般能在22時左右入睡,到次日7時起床,可以保證一天8小時以上的睡眠時間。
除了“作業綠色通道”,華陽小學的一些班級還設立了“無作業日”。如果班級上周表現良好,或者拿到了流動紅旗,本周又無重大違紀現象,老師就會選定一天為“無作業日”,免去學生的書面家庭作業。“‘無作業日’并不是硬性規定,是根據班級不同情況,由班主任或任課老師自行決定的。”華陽小學六年級二班的班主任鄧燎解釋說,她所帶的班級就把每周四設為“無作業日”。
不論是“作業綠色通道”還是“無作業日”,其“減負”的初衷和將理念落到實處的做法受到各方肯定。但具體實施過程中,一直存在各種難處,尤其是“作業綠色通道”,遭受的質疑從未停息:有家長擔心,孩子做不完作業會影響到學習成績;也有家長抱怨,自己不是老師,不知道孩子應該優先做哪些作業,學校的做法有些不負責任;更有家長選擇忽視這條“通道”,繼續給孩子加壓。
“其實,21時30分后不做作業,并不意味著學生會少做練習。”鄧老師說,第二天她都會提醒沒有做完作業的學生,騰出一點課余時間補完作業。
陳副校長強調,不管是“作業綠色通道”,還是“無作業日”,就是要將小學生從題海中解放出來,給他們一個寬松的空間,讓他們的個性得以舒展,要鼓勵他們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不要讓作業成為孩子們的負擔。要突破‘唯成績論’,首先要保證孩子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我希望我的學生有一個完整的童年。”鄧老師表達了相似的愿望。她認為,小學生沒有升學的壓力,不應該學得那么苦、那么累。為減輕學生的負擔,她已經在教學過程中嘗試了許多小技巧。“比如,從前學習生詞都是先抄后聽寫;現在,我就試著讓學生們先聽寫,能夠正確寫出生詞的學生就可以免去抄寫的任務。”
校方:“通道”只是保底手段
據了解,實踐中使用“綠色通道”的學生并不多。三年級四班的語文老師何老師反映,這一學期都沒有學生使用“綠色通道”。
“其實,孩子和家長都不太好意思寫紙條。”陳副校長強調,雖然“作業綠色通道”受到很多關注,但其實這只是學校重視課堂教學、優化作業設計的保底手段。校方也一直強調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希望孩子能在課堂上消化和吸收大部分知識;作業布置一直力求重質不重量,希望把孩子從作業的重壓下解放出來。
“學生21時30分前做不完作業,也反映了布置的作業的繁瑣、不合理。”鄧老師認為,“作業綠色通道”的出現,也為作業設計的合理性提供了一個“試金石”,現在老師會盡量精簡作業,會花心思去設計作業,同時會更注重課堂教學的質量。據了解,以年級為單位,華陽小學每學期會舉行“我最精彩的作業設計”的評選活動,督促、鼓勵老師去思考怎樣的作業是合理的,如何設計跟學生情況相符的作業。
“現在已經不擔心了。”華陽小學六年級學生家長梁先生告訴記者,自己經常跟老師溝通,覺得學校平時教學抓得緊,并不擔心少做一些作業會影響孩子的成績。梁先生說:“而且這大半年,孩子的成績也沒受到影響。”鄧老師也表示,這10個月來,學生們的成績“很穩定,沒什么變化”。
?
閱讀此文的網友還看了:
美小學槍案兇手母親臉中4槍 生前溺愛兒子(圖)
海口市創衛暗訪督查:美蘭區流水玻小學廁所衛生不達標
美國在康州小學槍擊案后4天內再出5起槍擊事件
小學地震演練現擠壓事件 莫讓演習成“演戲”
小學槍擊案引發美國大爭論 槍擊悲劇為何不絕
奧巴馬在槍擊案小學演講 稱兇手殺戮行為似惡魔
海口秀峰小學:活動板房雨天積水嚴重
美國警方公布小學槍擊案遇難者名單
奧巴馬下令降半旗為康涅狄格小學槍擊案遇難者致哀
?
?
?
(編輯:鄭克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