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 
    您當前的位置 : 教育>教育新聞>
    雜技團里的兒童:早6點練功 進團4年可發工資(圖)
    來源:羊城晚報  作者:鄧勃  時間:2013-01-29 08:46:24

    這些孩子所要忍受的痛苦訓練,連成人都難以忍受

    66歲的團長尹春燕帶著孩子們訓練

      雜技團里的童年

      一座祠堂,一群孩子,一個2500年歷史的技藝。

      在東莞南城區銀豐路盡頭的棣甫張公祠,雜技,如同祠內的花草樹木一樣,正悄悄地扎根繁衍。

      練雜技的孩子們,大多來自農村,父母在外打工,家里很窮。貧窮替歲月更早地洗去了他們身上的驕縱和孩子氣。

      6歲的阿雄說,他們早上六點就來祠堂練功,不管多冷,也不管天上是否還掛著星星。

      開始兩年最辛苦。每天要面對斑駁的玻璃鏡十多個小時,拿頂、跟斗、形體、壓腿、開胯……孩子們七嘴八舌說了一大堆雜技的“專業詞匯”。雜技對學員要求比較苛刻,柔軟、力量等身體素質又非一日之功,很多動作都要練習數十次,數百次,甚至數千次。

      “剛來時常哭,壓得很痛。”他們笑著說出這些往事,好像很平常一樣!

      阿雄最近做的事,算是極“簡單”的:四張木椅子豎著疊在一起,上面放了塊長木板,成了一個近4米高的平臺。阿雄站在木板上,在中間再豎起6塊木磚,有六七十厘米高。他把雙手放在木磚上,雙腳向上豎起,頭向下,呈倒立狀。

      5秒鐘后,阿雄雙手突然發力,推倒了木磚。木磚噼里啪啦落地,他失去了支撐,卻穩穩當當地落在了木板上。

      之后,他又默默地拾起散落一地的木磚,專心地豎起……

      訓練回來,電視就是度日子的工具。阿雄看得很入迷,他來雜技團兩年多了。阿雄還有個4歲多的弟弟,也來團里一年多了。他們是貴州人,父母在東莞企石打工,今年他們還沒見過爸媽,爸媽要賺錢蓋房子,他們說,很想爸媽。

    (編輯:鄭克姍)

    網友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