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哲學關系在高考作文中的常見應用之——共性與個性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3-02-22 17:16

      思想1:個性包含了共性,共性也包含了部分個性

      闡釋:德國哲學家菜布尼茨曾經當過“宮廷顧問”據說,有一次他在宮廷講學,說“天上人間到處都沒有兩個彼此完全相同的東西’宮女們紛紛走進御花園去尋找兩片完全沒有區別的樹葉,想以此推翻這位哲學家的論斷,結果,她們都失敗了。都是樹葉,這是共性,但樹葉各各不同,這是個性。任何一片樹葉都是共性與個性的統一體。

      思想2:個性與共性可以相互轉化。

      闡釋:共性的成長依賴于個性的自由發展。個性越多越優則共性的根基越深厚越發達,發展的空間亦越寬廣。因此,雖說社會是共性使然,但因為共性又是個性使然,所以,從最根本的意義上說,社會乃是個性使然。最好的個性組合成最好的共性,最好的個體組合成最好的社會,最好的個人利益組合成最好的社會利益。個性并非社會的敵人,而是社會的邏輯前提。社會是人之共性和個性的統一體;共性相約,個性相得;共性是社會的基礎,個性是社會的靈魂。扼制個性便是扼制了社會之根本。人們對某個城市某種商品的特點評價是:這個城市或商品的特點就是沒有特點。足見一斑。

      眾所周知的是,模仿得再好也比不上原創。模仿永遠不能代替創造。當前,許多媒體所開展的形形色色“模仿秀”是對缺乏個性的fans順水推舟,并進行誤導,即便屬游戲性質,也不利于人們素質的提高,它只會使現在和未來的社會創造力削弱。“東施效顰”的歷史笑話競演變成為當今時尚!這種現象將更有資格成為后人的笑柄。

      個性的塑造須推陳出新,求異而不趨同。文學藝術史上不乏題材和風格回旋往復的情形,同樣能表現出個性特征。舉一個很近的大家熟悉的例子:在眾多“前衛”流行歌手充斥的舞臺上,久別復出的臺灣歌唱家費玉清以其懷舊的曲目和優雅的風格又再次贏得了廣大聽眾,究其原因難道不正是個性的魅力麼?同時也表明求異不受時間限制,只要與眾不同即可。又比如當紅的民間藝人阿寶和最近一些原聲態歌者的興起,無不揭示了個中奧秘。試設想一下,若張學友那樣唱,阿寶他們也跟著那樣唱,舞臺上那一道又一道獨特的亮光還能在人們眼前閃耀嗎?那一股接一股的個性張力還會在聽眾心里震顫么?

      生物界的葉子尚且無兩片完全相同,作為社會人也恥于沒有個性,而對于文藝作品來說,獨特的個性和風格就更加重要和寶貴了,與其說它是方法論,毋寧說是生命力。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來源: 人民網教育頻道] [作者:] [編輯:韓靜] 
    ?

    網友回帖

    海口秀英區將新增3所學校 今年底完成項目前期工作
    海口坡巷小學教學樓已基本完工
    今年海口中小學新生入戶調查比例下降
    海南高職(專科)批平行志愿投檔分數線出爐
    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2018屆音樂表演班的11名大學生用17種語言翻唱的歌曲《帶你去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