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海口大事記
    回顧建省25周年歷程:1996,“一省兩地”明航向
    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張譙星 時間:2013-04-22 09:30:43 星期一

      就在“一省兩地”戰略正式確立前的1995年,海南經濟增長速度滑落到4.3%。海南該向何處去?怎樣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產業發展道路?這個年輕特區的建設者們歷經八年不懈探索,終于在1996年為特區辨明了航向。這一年,我省正式確定“一省兩地”發展戰略:把海南建設成為新興工業省、熱帶高效農業基地和熱帶海島休閑度假旅游勝地。此后,海南開足馬力,開啟了加速發展的新紀元。

      述評

      泡沫經濟破滅

      逆境中艱難探路

      建省辦經濟特區后的8年間,海南的發展經歷了大起大落。

      此前,以抑制全國房地產過熱和控制貨幣投放量增長,消除通貨膨脹為目的的宏觀調控在全國展開。主要靠房地產拉動的海南經濟首當其沖,經濟運行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這場以“炒”為特征的房地產泡沫經濟霎時破滅。

      逆境中,特區建設者們開始反思:海南的經濟發展不能再走彎路,海南該如何整合自身優勢走出一條特色發展道路?

      早在建省辦經濟特區之初,中央便為海南的發展定了基調:要結合海南實際,探索自己的發展路數,不要盲目照搬其他地區的模式。什么才是適合海南的發展路數?海南的優勢在何處?圍繞這些問題,海南全省上上下下進行了一場大討論。

      是貿易先行,還是房地產先導?是旅游為龍頭,還是工業為驅動?什么才是海南優勢所在?何處才是海南經濟的著力點?區域經濟發展的核心問題是根據國際國內生產力布局和產業分工的要求,建立能發揮本地區比較優勢的主導產業而形成的產業群體。海南要找準自己的產業定位,實現優勢,不能背離國內國際兩個大市場的需求。

      “海南最大的資源是環境資源,海南必須堅持生態立省,才能圖發展。”海南旅游研究所所長楊哲昆來海南工作時,經歷了這場大討論。他認為,在主導產業選擇上,必須依托生態資源,突出資源優勢,才能實現大跨越大發展。

      1996年1月1日,“中國度假休閑游開幕式”在三亞亞龍灣舉行。“9611”成為海南旅游的一個轉折點,在一定程度上也為海南開啟了發展的新紀元。海南的發展離不開旅游業,當海南扛起全國度假休閑游的領軍大旗時,海南的發展戰略漸漸明晰。

      一省兩地

      立足省情的發展路數

      1995年海南發展大討論凝聚海南各界人士的智慧,終于形成了海南發展思路的雛形。

      1995年11月,省委主要領導召集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以及其他有關廳局和有關研究單位參加會議。會議主要是對已經過多次討論并形成文稿的“九五”計劃進行修改,特別是在如何確定海南的定位、發展目標、產業發展的基本方針和產業發展戰略等重大問題上引發的爭論,進一步統一思想。

      會上,在談到對海南產業發展戰略的想法時,大家一致認為,用15年的時間,可把海南建設成為中國沿海的新興工業省、熱帶高效農業基地和旅游度假勝地。

      1996年1月召開的省委二屆四次全會作出了結論,正式提出了“一省兩地”產業發展戰略:以農業為基礎,加強和提高第一產業;以工業為主導,加速發展第二產業;以旅游業為龍頭,積極發展第三產業。努力把海南建設成為中國的新興工業省、中國熱帶高效農業基地和中國度假休閑旅游勝地。這個后來被簡稱為“一省兩地”的產業發展戰略,緊接著寫入了1996年2月10日海南省一屆人大四次會議通過的《海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

      “一省兩地”明確了海南在全國經濟格局中的特色優勢:可以充分利用本地資源,發展新興工業;可以憑借熱帶海島,發展休閑度假為主的旅游業;可以充分依靠氣候條件,大力發展熱帶農業;可以發掘廣闊而豐富的海洋資源,建設南海資源開發基地。“一省兩地”擺正了海南的位置,避免了與其他省、區產業結構的趨同,符合科學發展的要求,也適應國際國內兩個市場需求的發展趨勢。

      戰略明確

      經濟發展成效顯著

      “‘一省兩地’是海南建省以來的重大發展戰略思想,意義重大。”楊哲昆認為,“一省兩地”明確了海南發展的思路,既是理論探索的成果,又是實踐經驗的總結。

      有了明確的發展戰略,經濟的快速發展立竿見影。一些新的工業增長點逐漸形成,化肥、啤酒、聚酯切片等一批在規模、技術等方面達到較高水平、具有一定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在提高工業經濟實力和經濟質量上起了重要作用。同時,一批新的特色種養項目開始實施,冬季瓜菜、水果、畜產品等生產快速增長,糧食、橡膠、甘蔗等農產品的生產基本保持穩定。一批龍頭企業實行規模化生產、農工貿一體化經營,帶動了廣大農民發展種養業,農業產業化經營取得新進展。通過積極開發新的旅游產品,抓重大旅游項目的建設,整頓和規范旅游市場,提高服務質量,海南成為國內許多游客冬季首選的度假旅游目的地。

      1996年,海南在遭受嚴重自然災害的情況下,農業總產值仍保持5.2%的增長率,1997年增長率達到10.3%,為海南省國民經濟的穩步回升做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度假休閑游

      站在旅游金字塔塔尖

      旅游業的發展更令人矚目,1996年,全省定點旅游飯店接待旅游過夜者增長34.6%,1997年增長12%,其中國際游客分別增長3.4%和21.8%。

      而在1996年“中國度假休閑游開幕式”上,國家旅游局領導表示,中國度假休閑游啟動儀式之所以選擇在海南三亞,正因為中國度假旅游才剛剛起步,只有海南的度假旅游產品能拿到國際市場上競爭,海南是中國度假旅游金字塔的塔尖。

      此前,中國第一家度假酒店亞龍灣凱萊度假酒店落戶三亞。但當時誰也不敢設想:這家孤零零的度假酒店會將中國度假酒店業引向何方?凱萊酒店開業不久,國際頂級酒店管理集團洲際酒店集團也看上了海南這片熱土,旗下亞龍灣假日度假酒店在2001年率先開業,國際知名連鎖品牌酒店開始在亞龍灣集結搶灘。亞龍灣,開始成為國內度假休閑游的“黃金海岸”,中國度假酒店業開始向海南“看齊”。

      “一省兩地”戰略強力推動了我省經濟的發展,尤其是旅游業的地位顯著提高。此后,旅游業一直是我省優先發展的龍頭產業。有了“一省兩地”戰略的發展碩果,多年后,國際旅游島戰略應運而生。

      2009年12月,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與“一省兩地”戰略對旅游業的強調一脈相承,海南被定位為中國旅游業改革創新的試驗區和世界一流的海島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獲得了一系列旅游業優先發展的優惠政策。得天獨厚的環境氣候和自然人文風景,成為海南科學發展、綠色崛起的寶貴財富。在越來越明晰的特區發展航向上,九百萬瓊州兒女正譜寫著美麗中國的海南篇章。

      1996年1月3日,海口城建史上的一座綠色豐碑————萬綠園正式開園。

      萬綠園園區占地70多公頃,是海口市最大的開放性熱帶海濱生態林式風景公園。(本報資料圖片)

      大事記

      我省大規模實施房改

      1996年,廣大海南干部職工開始直面房改。

      盡管從1989年起便已有一些試點,但絕大部分海南干部職工開始直面房改,掏錢買下自己之前幾乎是免費居住的公房,是在1996年。這一年,全省各市縣均出現了爭相購買公有住房的高潮,許多市縣已實現售房標準價向成本價過渡。當年,全省公房出售率已達75%。

      從這一年起,單位福利分房逐漸遠離人們的生活。房改前,人們對住房的認識是:單位投資建房、福利分配、統包維修,個人只交象征性的租金。在福利分房制度下,政府投資建房越多,包袱越重,改革勢在必行。

      海南住房制度改革雖起步較晚,但步子很大,1996年便已進入綜合配套推進階段,很多方面后來居上,走在了全國前面。

      親歷者說

      “9611”開幕式流程腳本編寫者馮祝昌:

      海南是中國度假游的成功試驗田

      三亞市旅游委調研員馮祝昌在回憶中國度假休閑游開幕式。本報記者蘇建強攝

      ■本報記者張譙星

      “三亞旅游界從未承辦過如此規模的活動,那是三亞的第一次,也是海南旅游的新紀元。”17年前亞龍灣廣場上的那一場盛大活動,至今仍讓馮祝昌記憶猶新。已是三亞市旅游委調研員的馮祝昌日前回想起當年的盛會,感慨萬千。

      1996年1月1日,“中國度假休閑游開幕式”在三亞亞龍灣國家旅游度假區中心廣場舉行,由此拉開海南乃至我國由觀光旅游向度假休閑旅游轉型升級的序幕。當時,馮祝昌是組委會的工作人員,他的其中一項工作就是為開幕式流程編寫腳本。

      “要把主持詞寫好,把所有節目都串起來,每個節目的所用時間都精確到分鐘。”馮祝昌說,這些在如今看來普通的“編劇”工作,在當時卻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由于沒有任何經驗,他全靠摸索和想象編寫腳本,“好在開幕式進行得很順利”。

      那場開幕式給全國人民都留下了深刻印象:大海是大會的“動態背景”,當時少見的游艇在海面上激起層層海浪,成為經典畫面。同時,會場上空滑翔機飛來飛去,讓人無不感嘆:這才是海闊天空,這才是休閑度假。

      “大家對度假休閑沒有什么概念,對發展這個市場其實心里也沒底。”馮祝昌道出了當時面臨的困難:在此之前,國人所謂的旅游,只不過是單純的觀光。國外先進的休閑度假旅游理念給中國傳統旅游觀念帶來巨大沖擊。雖然起步較晚,但旅游界已經決心要掀起一場改革。而海南被認為是中國最適合率先發展度假休閑游的地區。

      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海南在休閑度假旅游方面漸漸找到了方向,從2000年起,海南開始推出高爾夫游、自駕游等度假休閑新產品,并借助“非典無疫區”推出“健康島”、“陽光島”、“生態島”等概念,在國內外旅游市場打出“度假休閑在海南”的品牌,贏得了中外游客的青睞。直至國際旅游島上升為國家戰略,海南已成為中國度假旅游的標桿。

      “在國務院批準試辦的國家旅游度假區中,現在亞龍灣是名氣最大的、發展最好的。”在馮祝昌看來,“9611”給了海南旅游一次絕佳的提升自我品質的機會,“國家在海南開墾了度假旅游的試驗田,事實證明,海南沒有辜負厚望,正在成功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海南詞典

      全國首張銀行IC卡

      1996年元月8日,海南省作為國家金卡工程IC卡的試點,完成了海南省銀行IC卡系統設計和開發工作,正式投入運行。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張可以跨行使用的、統一標準的銀行IC卡,它標志著智能IC卡在中國金融方面的應用,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110報警臺開通

      1996年12月20日,海南城鄉110和海上110報警服務臺同時開通。

      自1996年開通以來,110相繼開通了短信報警、彩信報警、傳真報警等多種報警形式,2006年春節前,海口又在全省率先實現110、119、122“三臺合一”,并于2007年1月11日開通網上報警系統,成為一個多渠道、全方位的報警平臺。

      老鏡頭

      第十八號臺風襲瓊造成一百三十七人死亡

      1996年的第18號臺風以其來勢兇猛、停留時間長、造成損失大而令人記憶深刻。

      從1996年9月19日起至22日,臺風襲擊全省14個市縣、244個鄉鎮、10133個村莊。進水城鎮29個,受災人口298.08萬人,死亡137人,房屋受損或倒塌7.12萬間,農作物受災面積21.16萬公頃,全省直接經濟損失43億多元。在全省人民的奮起抗擊下,“9618”帶來的影響很快消弭,生產生活秩序得到了迅速恢復。(本報資料圖片)

    (編輯:李琳)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