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诰W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民風民俗
    黎苗文化探奇 婚宴上唱來的愛情
    來源: 海口網 作者:彭桐 時間:2013-05-06 11:18:18 星期一

    體驗黎苗傳統婚俗的情侶在吃“長桌宴”,過去的“長桌宴”是席地而坐

      黎家男女古時戀愛圖

      黎家古時婚聘圖

      黎家婚宴“長桌宴”上擺陶罐裝山蘭米酒

      世界上只有海南有黎族,世間也許只有黎人在別人的婚宴上拋出自己的愛情“繡球”,而且這“繡球”是纏綿而動人的情歌。今年瓊中在全國征集了33對情侶參加該縣“三月三”系列活動,首次進行黎苗傳統婚俗體驗之旅。在我省海拔最高的村莊之一、該縣較為偏遠的紅毛鎮什寒村,情侶們山盟婚誓,跳起了原生態黎苗歌舞,擺出了“翻版”的傳統婚宴“長桌宴”。島外游客和??谑忻駥枳鍌鹘y婚俗,如同面對這個神秘的“高山上的民族”其他種種迷人風俗一樣,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其名稱,陌生的是其內涵。那么,我們不妨讓當地的黎家漢子來進行一番“愛情告白”。

      歌聲繪就愛情畫卷

      “五指山上,藤纏藤,藤纏樹來根連根,生要同生,死要同死,我倆永遠不分離……”青年男女用黎語對唱情歌,聲調和韻味不同于漢語歌,顯得格外婉轉、動聽、迷人。

      瓊中縣紅毛鎮什運鄉今年48歲的黎家男子王進明,對1989年參加的那場酒席仍記憶猶新,在那場平常黎家人的婚禮上,他和來自30公里外什豆村的一位黎家姑娘———至今仍是他的老婆“對上眼”,對唱了這首刻骨銘心的《盟誓歌》。

      王進明說,當時是他家附近的一個村里送新娘,按照習俗全村女性、相鄰村舍的人和女方的親友都來相送,在村口用干竹片點燃篝火后(喻意點亮前程,讓新媳婦認一條新路走,新家庭產生),新娘著男家送的新筒裙和首飾,成群的女子穿上原生態黎服,圍著新娘和篝火跳舂米舞。

      在曾是嚇趕山豬、黃猄、野鳥等動物而保護莊稼,后演變成在節日和婚慶跳舞所用的黎族傳統吉祥樂器叮咚打擊出的優美樂聲中,年輕姑娘忘我地歡舞,大男孩們便瞅哪個漂亮尋找心上人,在吃飯喝酒時就對歌,如對上就帶走,當場就可到一邊或尋個好場合談情說愛。

      “我就是這樣,找到人生另一半的!”王進明說,他老婆那時愛唱會跳,很多后生喜歡,他當時仗著嗓音好,會唱的情歌多,一舉就擄獲了對方的芳心。這樣自由戀愛后,接下來便是按照傳統習俗迎親嫁娶,一切順理成章。

      宴席上締結姻緣多

      有關黎族最早的婚俗,古書上記載稱,春晴日暮,男女年至十五六者,每于樹中唱歌嬉戲,彼此互相悅慕即訂配偶,父母亦從而勿禁,后始議聘如黎禮?;槠敢耘橹兀杈啤壚?、吉貝等物佐之,其夫家所頒繡面之式,不論蟲蛾,花卉務肖,其姑女經繡面后,見其知其受聘。聘后而婚,夫隨媒至女門,父母令女蒙被而出,夫即背婦以歸。婚禮上,“皆飯以木勺,飲以竹筒。醉飽后則擊鼓鳴缸唱歌以樂,盡日始散”。

      黎族的民俗活動,是一首動人的田園抒情詩,婚俗是這首詩中的一個亮點,其自由的主題不變,但表達情愛的方式隨著時代的發展略有變化。少數民族地區老人們都知道,黎婚俗包括夜游找情人、檳榔定情、掛箭定親、砍蛋迎親等過程。

      記者在翻閱大量有關書籍,走訪多位黎族老、中、青三代人后發現,海南黎族分為哈方言、杞方言、潤方言、賽方言和美孚方言五個方言區,各方言區語言、生活習慣不同,傳統婚俗也有不同,同一方言區不同年代婚俗也略有不同。有的方言區雜居,婚俗也在相互自然參照中產生一些細微的變化,但各方都一致認可的則大多保持不變。

      瓊中縣紅毛鎮什寒村委會沖沙村村民組長王國敏說,他們所在的方言區也有勞動時對歌的,但在結婚酒席上對歌找對象的多,成功的也最多,因為婚宴上青年男女多,選擇的機會多,而且那喜慶的氣氛,更適合對歌談戀愛。酒席上對歌找老婆,一般都在上世紀70年代以前,到80年代后就漸漸地少了。

      醉人歌唱貫穿婚禮

      什運鄉28歲黎族男青年王家保,2000年與一位黎女結婚,他至今還遺憾沒有全套按照傳統舉行婚禮儀式。讓他欣慰的是,從定親到結婚過程中“也有一點傳統”。

      今年45歲的王國敏說,現在風俗跟著時代變了,不少年輕人在外結婚,凡在村里結婚的大多還按傳統辦,請全村人和所有親戚喝喜酒,親友以前送水壺、茶幾、棉被等當賀禮,不送物品后就開始送錢了。他沒辦結婚酒,父親結婚時忙打仗也沒按風俗辦,但對祖輩們比較完整的婚俗,他們聽說過,也見過,還比較清楚。

      男女戀愛關系確定后,按風俗是提親、訂婚、舉行婚禮。提親由男方擇日,媒人帶上檳榔、茶葉等聘禮上門,給女方媽媽、舅舅“壓歲錢”和“開閨房門錢”,還給全村人“喜錢”,若女方收下彩禮就表示認這門親事了。

      婚禮前一天,全村人吹拉彈唱通宵達旦。迎親當天,雙方人員喝酒對歌,互敬檳榔。隆重的婚宴后,村里青年開始“逗娘”(逗伴娘,是同宗同姓的人不能逗),在八音隊的吹奏下,男女對歌,歌聲不斷。過一兩天,男方擇日派小女孩去接回新娘(意為“請妻”),始終處在歌聲和音樂聲中的整個婚禮才算結束。

      王國敏說,現在茅草蓋的船形屋基本沒有了,平時也不穿傳統服裝,年輕人都喜歡新式婚禮,但中老年人還是特別神往傳統婚禮,“因為對歌可以對得人心醉!”

    ?

    相關鏈接

    看山聽水森林騎行體驗風情 “奔格內”攪動黎苗鄉村游
    瓊中婚俗展演攪熱黎苗寨 全國33對情侶體驗
    瓊中舉辦“醉美瓊中.歡樂三月”黎苗歌會[組圖]
    海南民間美食開街 展黎苗特色小吃
    今日17點黎苗“三月三”旅游文化節開幕

    ?

    (編輯:李琳 實習生馮丹霞)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诰W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