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今年36歲的余婷,200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從華中師范大學畢業。2007年,懷揣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她進入海口市金盤實驗學校擔任數學教師,現任學校初中數學組組長,因其做事嚴謹、雷厲風行,學生們給她起了一個親切昵稱——“余哥”。

    招生“低分高錄”騙局頻發 警方提醒小心上當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3-08-04 12:25

      高考結束,招生開始,不法分子或中介利用考生家長望子成龍的急切心理、低分高錄的僥幸心理及上當受騙后礙于面子不愿聲張舉報的心理,通過虛構與招生部門的密切關系,以“交錢就能實現低分高錄”的虛假承諾為誘餌,實施詐騙。近日,市公安局將近年來各類發案特點進行分析,建議各相關單位加大打防力度,提高市民、考生的防范意識。

      兩大階段 引來詐騙

      錄取階段在錄取前夕和錄取過程中,犯罪嫌疑人自稱有熟人關系,花錢能上好大學、好專業,分數不夠也能上大學等,從而實施詐騙;有的還編造或偽造大學錄取通知書,讓當事人事先將學雜費打入其賬戶實施詐騙。

      落榜階段在錄取結束后,犯罪嫌疑人會假稱考生落榜后會想不開而去跳樓或者自殺,利用考生家人的恐慌心理進而實施封建迷信類詐騙。

      四類家長 小心上當

      以高考成績不理想或填報志愿不理想的考生為主,抓住家長望子成龍的心理進行詐騙作案,極易給考生家庭造成經濟和心理上雙重打擊,社會危害性大。有四類考生家長易被騙:即希望孩子讀名校的、孩子成績與志愿學校錄取分有差距的、接受不了孩子落榜的、對錄取制度不信任的家長。

      花招百出 防不勝防

      冒充高校招辦人員:不法分子自稱高校招生人員,攜帶高校招生宣傳資料,誘騙學生及家長填報志愿,在取得家長的信任后,又強調錄取的難度,暗示考生及家長慷慨出手。

      利用網絡詐騙:通過手機短消息或網絡,向考生或家長發送“花錢可以上重點大學”的虛假信息,或在互聯網上設立虛假招生網站,聲稱可以代辦入學,讓考生取得正規學籍、文憑。

      混淆文憑教育形式:不法分子有意混淆網絡教育、成人教育、自學考試助學輔導與普通高等教育的區別,蒙騙考生。考生入學后才知道并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本、專科,而是自考試點班、成教預備班或網絡學院。

      謊稱“內部指標”:不法分子偽造文件、私刻印章,設立報名處和咨詢電話,假冒高校招生人員,謊稱手中掌握高校“內部指標”、“機動計劃”、定向招生計劃等,讓家長先付定金,然后迅速撤離。

    ?

    ?

    ?

    相關鏈接:

    25所院校首次在海南招生
    重慶多所高校公布海南招生計劃 重慶大學招22人
    北大清華在瓊均招14人 北京多所高校公布海南招生計劃
    港澳18所高校開始在海南招生 根據筆試面試成績擇優錄取
    5所高校在海南招生105個免費師范生

    ?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來源: 濟南日報] [作者:韓磊] [編輯:郭建國] 
    ?

    網友回帖

    海口秀英區將新增3所學校 今年底完成項目前期工作
    今年海口中小學新生入戶調查比例下降
    海南高職(專科)批平行志愿投檔分數線出爐
    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2018屆音樂表演班的11名大學生用17種語言翻唱的歌曲《帶你去旅行》。
      對于高三的同學們來說,距離2018年高考僅剩12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