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今年36歲的余婷,2006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同年從華中師范大學畢業(yè)。2007年,懷揣著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她進入海口市金盤實驗學校擔任數(shù)學教師,現(xiàn)任學校初中數(shù)學組組長,因其做事嚴謹、雷厲風行,學生們給她起了一個親切昵稱——“余哥”。

    從本科考到研究生畢業(yè) 一個“考碗族”的7年國考路

    海口網(wǎng)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3-10-31 15:38

    ?

    ?

      201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報名上周結(jié)束,最終152萬人通過資格審查,平均每個崗位有77人競爭。其中37個招錄職位的報名比例超過1000比1,最熱崗位競爭比達7192比1。

      公務員考試多年來一直高燒不退,即使絕大部分人最終都不過是做了人家的“分母”,但每年依然還有100多萬人為此“前赴后繼”。公務員這個職業(yè)到底有著怎樣的魔力,能讓百萬考生趨之若鶩,甚至辭職備考?“考碗族”們?yōu)榱藫尩竭@個金飯碗又付出了怎樣的努力?

      從本科考到研究生畢業(yè)

      盧荻就是這152萬國考大軍當中的一員,在這個龐大的報考人群當中,她渺小得幾乎微不足道。但她跟國考“糾纏”了整整7年,從大學畢業(yè)那年開始,她就將公務員考試視為她生命當中的一部分,即使7年努力都沒能換來一紙錄取通知書,盧荻卻依然堅持不懈地努力著。

      2006年,盧荻本科畢業(yè),從那年開始,她就踏上了漫長的公考之旅。那時候全班一半以上的同學都報名了,其實大家對于公務員這個職業(yè)未來的發(fā)展前景并不十分了解,只是因為就業(yè)形勢嚴峻,國企難進,去私企工作既不穩(wěn)定、又累,于是公務員這個既穩(wěn)定、又輕松,而且社會地位又高、受人尊敬的職業(yè)自然成了大家的首選。盧荻當時已經(jīng)有保研的希望,但她依舊毫不猶豫地報了名,而且她的決定是,如果公務員考試成功,她會主動放棄保研的名額。

      盧荻說,在選擇職位時,初出茅廬的大學生沒有太多的經(jīng)驗,也很少實際分析自己的應試水平和工作能力,大多只是看哪個職位名字聽上去更牛、更唬人,便報哪個。“當時我報的是上海海關,大城市,又是海關,聽起來很牛的樣子,但究竟進去了干什么,福利待遇怎么樣,我一點也不知道,就稀里糊涂地報了。”很多應屆畢業(yè)生的想法跟盧荻相似,因此稅務、海關等名字“唬人”的系統(tǒng)總是成為報考熱門,幾千個考生為了一個崗位爭得頭破血流的情況也成了常態(tài)。而正因為競爭如此殘酷,99%以上的考生最后都白白“犧牲”,成了人家的“分母”,盧荻也不例外。

      好在,后來保研的結(jié)果出來了,盧荻被保送本校繼續(xù)讀研。而此時,她仍舊沒有放棄公考的夢想。在讀研的三年時間里,她堅持每年報考,在報名表的學歷一欄里填寫“本科”。盧荻的信念依舊沒變,如果真能考中,她將毫不猶豫地放棄研究生的學業(yè),去當公務員。

      雖然一直對公務員這個職業(yè)青睞有加,但讀書的那幾年,總歸還是有多條出路,考研、讀博、出國、找工作,公務員并不是大學畢業(yè)生的唯一選擇,因此雖然投入了一些精力備考,但也很少有人能做到真正的心無旁騖、全心投入,多數(shù)人都只是買一套復習參考書,臨考前的兩個月死記硬背一下,就去匆匆應考了。按照現(xiàn)在流行的說法,他們雖算不得“裸考”,也可以稱作是“比基尼考”了。因此,應屆畢業(yè)生命中的幾率并不大,盧荻考了三年,還是沒有結(jié)果。

      工作不順“重操舊業(yè)”

      研究生畢業(yè)后,盧荻進入了一家很有名的公關公司。原本打算在這個崗位上大干一番,但沒過幾個月,盧荻就后悔了。“太累了,加班到晚上10點以后是常事,周六日也常被加班占用,客戶的要求沒完沒了,舉辦活動和推銷軟文變得十分困難,我們總是不停地修改,不停地重來。”盧荻說,累,其實倒還是其次的,關鍵的問題是,她發(fā)現(xiàn)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創(chuàng)新力以及人際交往的能力有限,似乎并不適合公關這份工作。領導總是批評她找不到新鮮的創(chuàng)意,幾個同事撰寫的方案當中,她那份總是屢屢落選。

      盧荻開始思考,自己究竟適不適合公關這個職業(yè),最終的結(jié)論是:我的創(chuàng)造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確實不足,但是我做事認真,執(zhí)行力強,只要上級給我布置好任務,我就一定會保質(zhì)保量地完成。明白了自己的長處和短處,盧荻認為,還是公務員這條道路更加適合自己,她覺得公務員的工作不需要多強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她只需要像軍人嚴格執(zhí)行軍令一樣,循規(guī)蹈矩地去完成任務就行了。

    ?

      備考壓力下會哭出聲來

      于是,在工作的第一年,盧荻又參加了當年的國考,而且比上學的時候決心更加堅定。“上學時考公務員只是覺得這個工作穩(wěn)定,待遇好,工作了再考是因為真的發(fā)現(xiàn)自己更適合這個職業(yè)。”盧荻把國考作為自己跳出眼前這個工作困局的“救命稻草”。

      因為這次是下了破釜沉舟的決心,盧荻開始有計劃地進行周密的復習。不僅是國家公務員考試,還有北京市公務員考試,她全都參加,每次招考公告一下來,她就要進入忙碌的準備期了。除了每天下班以后和周末的時間之外,她還特意把每年15天的年假以及10天的暑假集中到國考的前夕來休,這樣,她就可以全身心地投入這場激烈的戰(zhàn)斗了。

      在這場突擊戰(zhàn)中,盧荻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高中時代,每天堅持7點前起床,按照國考的時間要求堅持上午和下午各做一套行政能力測試和申論的模擬卷。她還購買了公務員考試培訓機構(gòu)的視頻教程,每天晚上再跟著教程學一個課時。盧荻的認真勁真跟一個高考前的高三學生不相上下了。可她還覺得自己努力地不夠,“我一個同事的女朋友,去年考進了財政部,人家可是辭了工作,在家專職準備的啊,我這還差得遠呢。”

      從2010年到2013年,盧荻又接連參加了4年的國考和若干次京考,沒有一年間斷過。“說出來你恐怕都不信,我常常會在國考前因為壓力太大了而不由自主地哭出聲來。”說起這個,盧荻自己都覺得有點不好意思,30多歲的人了,竟然會為了一場考試而掉眼淚。

      第8年報考變得更理性

      一個自己創(chuàng)業(yè)開公司的朋友直言不諱地對盧荻說:“我最討厭的就是公務員這個行業(yè),人浮于事,庸庸碌碌,一張報紙一杯茶水就能混一天日子。下面的人溜須拍馬,阿諛奉承,上面的人官僚主義,貪污腐敗……”這個朋友甚至勸盧荻,不要進入這個遭人詬病的行業(yè)。

      “可是我覺得他說的只是少數(shù)人,大多數(shù)干部還是很務實,很勤政的。”盧荻并沒有因為那位朋友的話就對這個職業(yè)失望,相反,她一直都相信,這是一個值得她投身的事業(yè)。“我也有同學做公務員,他們?nèi)チ颂貏e貧困的地方,從基層干起,每天兢兢業(yè)業(yè),勤勤懇懇,深入到老百姓當中去,給他們做了不少好事。我有一個師兄,在寧夏當公務員,為了給那個地方拉到投資,跟人家喝酒拉關系,喝到胃出血……”

      盧荻的成績很穩(wěn)定,每次考試的分數(shù)都在110分至120分之間,已經(jīng)達到了國考的合格線,但因為報考的職位總是很熱門,競爭者中高手如云,130多分的大有人在,盧荻還是接連失敗。

      今年盧荻又報考了,這一次,她認真分析了自己的報考策略,因為太想通過國考這條路謀求一個更好的職業(yè)發(fā)展,她的眼光總是盯在中央辦公廳、財政部、海關、稅務局等炙手可熱的部門上,每個職位總是有幾百人競爭,成為炮灰也并不冤枉。這一次,盧荻很務實地分析了所有的職位,從中找出一個自己的各項條件都十分符合的職位——司法部法制宣傳司的法制報刊出版文藝管理處副主任科員。這個職位要求是新聞、中文或法律專業(yè),僅限研究生報考,且要求中共黨員,有三年以上基層工作經(jīng)驗,從事新聞采編或宣傳輿論工作2年以上。好像每一項要求都是給盧荻量身定做的一樣。果然,這一次,盧荻發(fā)現(xiàn),這個職位僅有35人報名,35比1,競爭要比自己過去幾年動輒幾百比一的慘烈局面強多了。盧荻覺得希望就在眼前,這一次的勝算比以往都大。

      公務員考試已經(jīng)成了盧荻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她每一年當中最重要的事情,她甚至是把那場筆試的結(jié)束作為這一年的尾聲的。每次從考場出來,她都遲遲不愿離開,而是自己一個人默默地繞著考場走上一段路,回憶這一年自己為公考奮斗的點點滴滴,“雖然連著考了7年,連著7年失敗,但每次考完了,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并不難過,因為我已經(jīng)盡了自己的全力。”盧荻說。

      

    ?

    ?

    ?

    海口網(wǎng) http://www.yinhu3.com [來源: 北京晚報] [作者:代麗麗] [編輯:林婧] 

    網(wǎng)友回帖

    海口秀英區(qū)將新增3所學校 今年底完成項目前期工作
    今年海口中小學新生入戶調(diào)查比例下降
    海南高職(專科)批平行志愿投檔分數(shù)線出爐
    海南外國語職業(yè)學院2018屆音樂表演班的11名大學生用17種語言翻唱的歌曲《帶你去旅行》。
      對于高三的同學們來說,距離2018年高考僅剩12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