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 周倩倩
三問
博士生當高中老師,圖什么?
“剛進學校時,其實壓力很大。”吳可非坦言。到處,都是議論、懷疑的人。“博士生怎么了,學的比我們多但很多都用不上,她一定會比我們強?”“博士生在高校就能找到工作,為什么要來跟我們搶飯碗?”“博士生眼高手低,靜不下來工作,過不了多久就走了。”
吳可非鉚足勁,要證明給非議的人看,“我不為自己正名而是為博士生。”頭一年,她每晚磨課磨到凌晨兩三點才睡,“我把自己姿態放低,一切從零開始做起。”各種評比大賽她都不落,每次都捧回第一。
她將這些,歸功于博士研究生生涯。“博士給你一個學習能力的提高,比其他人上手得更快。現在回想,如果當時本科畢業后就去高中,會差很多。積淀與綜合素養,會完全不一樣。”
從劉洋到現在的博士,范里見證了多位博士高中教師,“他們在專業的知識和研究更深,對學生來說,有更多的學習資源。”
與吳可非一樣,趙春健剛進源清時,會被很多人問,“你博士生為什么要來高中?”包括他的父母,對現在的工作并不滿意。
可他認為,“學到的就是用到的,其實很難。很多時候,是要邊工作邊學。”從工作至今,“與孩子們在一起真的非常愉快。”
他相信,“高中教師‘高學歷化’是一個社會趨勢,我現在不是‘大材小用’,反而是走在潮流的前端。”
杭州源清中學教學處主任白小珍至今還記得趙春健應聘說課的表現:“講電池內部構造,他說課方式很創新,用比喻畫圖很形象地解釋。”“他反應非常快,表達能力強,思維很獨特。”
“留得住趙春健嗎?”當初,白小珍心中有個隱憂,“博士來應聘,以前從未有過。而且,他還那么優秀。”
現在,這個疑慮打消了。趙春健自己也說,“不后悔當初選擇。學校給我提供了廣闊的平臺,所學能最大程度發揮。現在有成果得到認可,有價值體驗。”
與他一樣,吳可非說,“根本不后悔。”她發現自己反倒是越來越堅定教師這個崗位,“我能幫助學生的不僅是知識成績上的,還能在生活性格上幫助。教師這個職業,真的挺神圣。”
盡管,堅定如他們,但仍有不少博士會選擇離開。劉洋,在杭十四中任教2年后離開。盡管,他是因為家庭原因去了澳大利亞。
當年杭十四中招生物博士,盡管應聘者眾多,卻最終因條件無法協商而告終。
多年前,杭州二中引進過多名博士,但也都沒留住。其中一位,還是留過日本的海歸。“他學環境工程,來學校教計算機,也不對口。而且,他個人覺得自己性格不適合教書。”與他同事過的一位老師坦言。
盡管,博士生的待遇有所不同。根據杭州對博士生的政策傾斜,任教頭1年,就可轉中級職稱(中學一級教師)。“一般來說,普通老師至少5年才能轉中級職稱,其中3年還得做班主任。有的老師,做了十多年才評上。”陸夏君說。而且,研究生的5年(碩士加博士)都能算做工齡。
但究竟有多不同?有博士生私下坦言:“并沒有為整體工資增加太多,對于外地人而言,很有壓力。每次看到到手的工資,會有點打擊。”
博士生當高中老師,留得住嗎?
教學第一線
本科碩士生更適合
盡管,杭州高中招博士教師的歷史已有9年,可總人數至今,在杭州市教育局人事處一位工作人員的印象里,“不算在職博士,進校時就是博士的只有個位數。”
他認為,“教書第一線還是本科生和碩士生更適合。”因為,“博士特長是創新研究,第一線教書相對弱項。”
一所學校招一批博士生,他認為“沒有必要”。每所招一兩個,他覺得還合適,“高中在搞課改,博士生在選修課課程創新方面更有優勢。”
對于高中教師的要求,經歷了一個變化。“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對高中老師的要求就是本科。不過那時,只是一個理想化的要求。高中和初中合并在一起,初中老師只要大專就行。”他說。
進入2000年,“初中與高中分開,高中本科生教師得以成為現實。”沒過多久,重點高中各自又開始要求碩士生畢業生。
有趣的是,這個規律與大學生的稀有度有關。過獨木橋的年代,本科生吃香。大學擴招后,更青睞碩士生。連碩士生都遍地時,博士生方顯特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