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今年36歲的余婷,200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從華中師范大學畢業。2007年,懷揣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她進入海口市金盤實驗學校擔任數學教師,現任學校初中數學組組長,因其做事嚴謹、雷厲風行,學生們給她起了一個親切昵稱——“余哥”。

    江蘇師大開辦女子學堂 學生穿民國裝上課(圖)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4-10-31 10:11

      十字繡、針織、鋼琴、古箏甚至瑜伽、拳術,只要你有一項技能,就可以在這里換“學”上。近日,江蘇師范大學教科院的女子學堂正式開班,有別于其他女子學堂的是,該學堂基本都由學生之間互助完成,“入學堂的前提就是自己要有一項技能特長。”該院副書記董海寧告訴現代快報記者,如果學生愿意,可以學習特長技能到畢業,而且完全免費。

      現代快報記者 劉清香

      江蘇師大教科院是個“特殊”的學院,“因為學院的女生占90%,而且專業方向是基礎教育。”董海寧說,因此學院設想開辦女子學堂。女子學堂以興趣小組的形式出現,分為四個工坊:女工坊由會十字繡、針織、剪紙、繪畫、茶藝等技能的同學組成;雅樂坊主要是由會鋼琴、古箏、演唱的同學組成;學思坊是由擅長繪畫、攝影、書法、藝術鑒賞、軟件的同學組成;健身坊主要是由會瑜伽、拳術、棋類等的同學組成。

      雖名為“學堂”,但并沒有專職教師,“學生就是老師。”董海寧告訴記者,在進入學堂前,學院會進行面試審核,要求就是女生,而且要有一項技能特長。“比如你擅長剪紙,那么進入學堂之后,就可以教授對剪紙有興趣的同學,同時可以去你感興趣的項目學習。”偶爾,學院會出面邀請社會上的各類專家前來授課。

      10月16日,第一期女子學堂開班,共有60多名女生參加。課堂之上,長發飄飄的女生身著民國服飾,動作優雅地學習茶藝,讓不少圍觀學生大為驚嘆,“原來現在的大學生可以是這樣!”

      網絡上,有網友質疑“不要形式大于內容”。董海寧表示,如今女子學堂剛剛起步,還屬于探索中,是有別于常規大學教育的補充形式。“對于女生,尤其是對于將要從事基礎教育的女生而言,特長技能對個人修養、未來的教學等都大有益處。”如果學生愿意,可以在學堂里學習特長技能直到畢業,而不會多花一分錢,所有費用均由學院支付。如果這種模式效果很好,或許會在全校推廣,“當然,不一定局限于女子學堂。”董海寧說。

    ?

    ?

    相關鏈接

    民國畢業證背后的崖南教育
    文昌民國“郭母亭” 盡孝與愛老
    福建彩民國慶期間刮出6個頂呱刮25萬大獎(圖)
    抗戰暗藏“無間道” 盤點民國漢奸漂浮身世及下場

    ?

    ?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來源: 現代快報] [作者:] [編輯:馮丹霞] 

    網友回帖

    海口秀英區將新增3所學校 今年底完成項目前期工作
    海口坡巷小學教學樓已基本完工
    今年海口中小學新生入戶調查比例下降
    海南高職(專科)批平行志愿投檔分數線出爐
    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2018屆音樂表演班的11名大學生用17種語言翻唱的歌曲《帶你去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