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場地 部分小區連活動中心都沒有
據團省委的調查數據顯示:從家長對社區教育設施的了解情況來看,有8.6%的家長認為社區文化體育設施非常齊全,38.2%的家長認為不夠齊全,還有34.9%的家長認為社區里基本沒有供青少年活動的文化體育設施。而在進一步的社區現有教育設施的了解中,家長們選擇較多的活動設施有社區活動廣場、圖書館(室)、棋牌室、社區活動中心,但選擇比例均較低,設施擁有情況并不普遍。
“這說明現階段社區青少年文化體育設施尚不夠齊全,遠遠無法滿足社區居民實際業余文化生活的需要。”團省委有關負責人表示。
事實的確如此。在瓊山區教師村、金石花園采訪時,物業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的小區連活動中心都沒有。
海口市新利社區的圖書閱覽室設立在社區辦公室內,書架內擺放了500余本堆滿灰塵的舊書。社區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社區連自身的辦公場所都很緊張,開展社區教育活動困難重重。
而在一些比較老舊的小區內,日常辦公場所嚴重不足,這些社區的居民無奈之下只好在茶館或者老年人活動室打牌或聊天。
“其實,即便是社區教育開展較好的地方,教學場所大多也不固定,很多時候是物業公司免費提供。但如果物業公司不提供場地,開展社區教育無疑就困難了。”白沙門社區一名工作人員透露說。
“的確,發展社區教育,首先要解決場地問題。”接受記者采訪時,省文體廳社會文化處有關負責人表示,僅拿市民需求較多的社區圖書館來說,必須先有館舍,后續的建設才能跟上。“一家完整的社區圖書館至少應能容納20個座位,加上其他配套場地,總面積應該在300平方米以上。全省目前有340多個社區,僅海口市就有149個城區社區。海口城市用地本就緊張,想找出149個300平方米以上的建筑用地,難度可想而知。”
缺經費 社區教育活動猶如“無米之炊”
社區教育是公共服務事業,沒有盈利功能,維持它的正常運行需要大量的資金。然而,現實情況是,目前我省社區教育活動極少有專門經費,這使得社區教育活動缺乏基本的活動資金保障。
據資料顯示,海口市青少年宮一年舉辦活動54次,吸引了近20萬青少年參加。日常運營經費中政府財政撥款為70%,剩余部分則靠培訓機構收取的費用補充。
社區居民韓文秀告訴記者,他們的老年大學運營經費,并沒有固定來源,物業公司和居委會雖然有經費撥入,但是和老年大學開展所需還有差距。“最尷尬的是,因為沒有相應的主管部門,我們也不知道該去找誰要經費。”
采訪中,記者還看到,大部分社區因為周末無人值班,很多想利用周末時間借閱書籍、舉辦活動的居民,只能看著門外的鐵鎖空手而歸。“如果經費充足,社區能配備專業的社區教育工作人員的話,周末有閑余時間的居民就可以在社區活動中心開展社區教育活動。”許多社區工作人員坦言。
海口市新利社區、白沙門社區的多名工作人員表示,社區教育的資金匱乏,讓社區在開展社區教育活動時力不從心。
缺教師 社區教育水平低、滿意度不高
孔小吳來自福建,在臨高縣種植香蕉已經有8年時間,他告訴記者,當地有關部門雖然來過香蕉園指導工作,但是針對種植的專業知識,他還是特別想聽一聽專家對他的指點。“如果能有專家到咱們社區來授課就好了,但8年來,這樣的機會一次也沒有。”
海口珠江社區居民劉雪濤則告訴記者,他帶著父母去社區參加過一次教育活動。“當時上課的是社區的一位老人,講述保健知識,聽了一會覺得水平太低,就帶著父母回家了。”
記者走訪海口多個社區也發現,幾乎所有社區沒有配備具有相關專業背景的社區教育教師,絕大多數的社區教育工作由社區工作人員兼職擔任,時間和精力有限,根本無法滿足社區教育的人力需要。
“社區并不是經常上課,很多專業的教師前來授課都是要收費的,我們沒有經費,所以小區里的居民有什么特長就教什么,沒有固定課程表。”采訪中,幾乎所有居民認為社區教育活動開展比較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