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會忠的沙雕作品。
張會忠在用刷子為沙雕作品做最后的修飾。
張會忠正在創作沙雕鱷魚。
文圖?記者?黃媛艷
玩沙,是很多小朋友的愛好,他們在沙灘上揮著小鏟、壘起沙堆,往往能愉快地度過在海邊的時光。
可是,60歲的“候鳥”張會忠卻說,玩沙也可以是老年人的最愛。4年冬春,每天堅持三亞灣進行沙雕創作,張會忠和他的沙雕作品,已成為三亞灣的新景。
精雕細琢做沙雕
下午的三亞灣,無需約訪都會無意外地見到張會忠。只見他用小鐵鏟鏟出一堆堆的細沙,固定好基本的底座,隨后在沙基底基夯實的基礎上,一層層、一遍遍重復壘沙,不斷地補足掉落沙塊形成的缺口,一直要加固到7層,直立的沙堆就可用來創作沙雕。
接下來,面對一個壘高的沙堆,張會忠開始了精雕細琢。用手輕捏沙堆頂部,不一會兒,猴子頭部的雛形基本成形,隨后猴耳、四肢、尾巴也漸漸在他的巧手下逐步成形。此后,新的創作工具——刷子登場,張會忠拿著它細細輕刷去除猴子臉部表面的細沙,細膩地刷出臉部的基本輪廓,再用小鏟頂部小心地挖出眼睛、嘴巴等部分。
看著張會忠的辛苦勁,周邊圍觀的游客善意建議道:“沙子里要是放些粘合劑就好了,現在這樣弄太辛苦了。”
沙雕是國際公認的環保藝術,原材料必須取之于自然。和其他雕塑藝術一樣,沙雕對材料有較高的要求,對沙的選擇尤為重要,沙的密度、純度、粘性直接影響到沙雕的品質。一般而言,沙雕創作盡量選擇密度、純度較高,粘性較強的沙。
對此,張會忠只是笑笑,低頭繼續玩沙。“沙雕的材料必須純天然,無添加。今天這沙子昨天用過,不是太濕,擔心整個沙雕土質不穩,怕塌下。”張會忠說。
話音未落,預言卻成現實。沙雕猴的右臂沙子全部滑落,張會忠的辛苦白費了。
沒有嘆息,沒有失落,重頭再來。
重復地工作又開始了,一點點的壘沙、拍實、削勻、塑造型,20分鐘后,一只活靈活現的沙雕猴出現在眾人面前。
“好厲害啊,真是有天賦,天天都不重樣……”沙灘上的游客和市民紛紛點贊。聽著大家的議論,張會忠干勁更足了,“來,現在給大伙做個鱷魚沙雕。”
無心識得沙雕趣
張會忠樂意創作,游客和市民也愿意觀賞。這樣和諧的度假環境,正是張會忠所樂見的。
“讓大伙開心,有美的享受,我就知足。”張會忠笑著說。
話語輕松,背后所付出的努力卻不輕松。也許,人們會好奇,這樣的一位民間沙雕高手,定是有著扎實的繪畫功底,至少也拜過師學過藝。
然而,張會忠的創作經歷,卻遠非人們所想象。作為一名普通的公務人員,他無繪畫功底,無沙雕經驗,做沙雕純屬意外。
“6年前陪孫女在三亞灣玩沙,這里的沙子細軟,突然覺得做沙雕特別有趣,關鍵還特別能鍛煉身體。”張會忠表示,沙雕創作要求手腦配合,運動量適中,特別適合老年人休閑鍛煉。
意外發現的樂趣,張會忠樂呵呵地堅持了4年。
“開始蹲5分鐘都覺得累,現在做沙雕,蹲半小時不成問題。”張會忠說,一開始嘗試做沙雕,形象、細節都不到位,就是一堆沙子的累積。
于是,張會忠開始琢磨,他決定從自己喜歡的動物入手創作。長達4年的時間里,他一邊堅持創作,一邊通過逛動物園、上網搜索、請教老師等方式,揣摩動物的神態、動作,漸漸的,張會忠的動物沙雕越來越有樣了。
“做沙雕樂趣無窮,無論是創作還是學習,都是快樂地從點滴開始學起,每天下午4點以后做2個小時的沙雕創作,這時大多數游客已經開始撤離,不會影響他們玩海,對于那些用完晚餐來海邊散步的市民和游客而言,能看到有趣的沙雕,也是一種放松。”張會忠說。
記者采訪時,張會忠早已完成一個袋鼠的沙雕作品,母袋鼠惟妙惟肖,肚兜里還藏著小袋鼠,煞是可愛。
“您來晚了,這袋鼠已經有缺憾。”看著作品被身旁的頑童摳掉了右眼,踩斷了尾巴,張會忠心疼不已。
“要說做沙雕最讓我傷心的事,就是孩子們隨意破壞剛做好的沙雕。”看著殘缺的作品,張會忠漸漸沉悶下來,“要是三亞灣能辟出一塊地給大家進行沙雕創作就好了。”
獨樂也要眾樂樂
雖有小插曲,但只要提及沙雕,張會忠總是樂此不疲地介紹自己的創作、自己的經歷。而他的沙雕作品,也早已被熱心的市民和游客拍攝上傳至網絡、微信。
“大家愿意看、愿意拍、愿意分享,我很開心,希望大家都能和我一起玩沙。”張會忠說。
受張會忠沙雕創作熱情的感染,越來越多的“候鳥”、小朋友加入了沙雕創作的行列。7旬老人“過客”就是其中的一員。
“老張把心里想的物件用沙子堆出來,玩著玩著就愛上了沙雕。我要跟他學沙雕,他說沙雕也沒有什么奧秘,看看就明白了,現在我們一起玩。”“過客”透露,為避免和張會忠的創作有沖突,他的沙雕以人物為主。
“過客”首件作品是美女和老虎,俗稱“美女和野獸”。沙雕形象對于有著扎實繪畫功底的他而言,完全不成問題,但雕出來的作品卻好像是件浮雕,美女頭躺在老虎腰上,老虎的腰塌塌的,無立體感。
“把周圍深挖一些,人物就突出來了,要先做老虎后做美女。”張會忠及時給予“過客”指導。
“老張多次指導后,我的沙雕越來越有精氣神,為了提高堆沙效率,我沙雕工具不斷增加。做了一個多月沙雕,堆沙、提水、雕沙,我們都變成黑人,身體也得到鍛煉,晚上經常一覺睡到大天亮。”“過客”笑著說。
從獨樂到眾樂樂,張會忠隨心創作著自己所愛好的“大地藝術”,既愉悅自己,也快樂他人。三亞灣畔,由此平添一份新奇,一份溫暖,幸福天涯,也許就是如此滋味。
?
相關鏈接:
姚晨沙雕作品被兒子破壞 喊小土豆是破壞王子(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